你有怎样的阅读一本书的经验?能否分享一下你的读书方法?
不请自来,文墨今年对读书颇有感触,文墨其实以前并不爱读书,就算读书也是读一些快餐类,比如读者,故事会之类的书。今年打算写一本小说,后自觉文笔匮乏,就开始不断的看书了。今年八月前,总共看了40多本书,有的一百多页,有的也有800多页。自从开始看书就感受沉浸其中的愉悦,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直至现在一有空就会拿起书来读几页。
要说方法我也是半桶水,不敢班门弄斧,我就说说我的体会吧。
1.国学类。国学类的书,以文言文为主,光通过文言文来读难度比较大,所以还是需要结合注解来读。一般文墨为了节约时间,文墨会先看白话文,对整体意思有个了解后,再看文言文。这样子就能比较快速的了解文言文的意思。国学类有两种,一种是哲学类,那么只要读懂里面的哲学,明白道理即可。另一种是诗词类,这就要求读者不但要了解意思,还要熟读甚至背诵一些好的词句,丰富自己的语言。
2.人物传记类。人物传记类的书,我们读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人物所处的时期背景,这样子对了解人物更有一些帮助。关于政治人物的书可能会谈的更多的是他所在的国家,政党的一些功绩,来凸显人物的成就,这类书会枯燥一点,但只要坚持读下来还是有所收获的。当然如果时间不多的话可以只挑讲述人物的部分去读,这样子只需了解人物的大概就可以了。
3.小说类。小说类的书是文墨目前最主要看的书。因为文墨前面讲过,想写一部小说,所以只有多学习其他小说的写法,才能成就自己。小说类的书有些故事性强一点,有些文辞优美点,既有故事性又文辞优美的,文墨目前发现的还是比较少的,比如宫本武藏和红顶商人胡雪岩。这两本书推荐大家一读。既让人沉浸在故事里,又让人为书中的辞藻和叙述手段而折服。文墨认为小说类的书,还是以泛读为准,因为只要知道小说叙述的内容即可,也无需对书中文字做太多的研究。
4.科普类。科普类的书有一定的科学性,假如只想了解一些常识,那么看一遍就可以了。如果想深入了解还是需要多读几遍,了解其逻辑关系,掌握其科学依据。这样就需要花一些时间。
5.散文类。散文类书籍,主要是一些文集,没有连贯性,所以一有闲暇就可以看个几篇,直至看完为之。但散文类书籍比较晦涩难懂,所以需要认真去阅读,才能对自己有帮助。
以上是文墨这段时间看书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也欢迎大家关注文墨居士头条号,多多交流。
我的读书经验<冯友兰>阅读答案?
15.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全文,将第1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4分) 精其选(选经典、读精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16.从文章内容看,值得精读的书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2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能够流传下来的;被历来的群众认为是有永久价值的(时间的考验、群众的推荐)。
17.结合第4段内容,说说加点的“过河拆桥”一词的含义。(2分) 在读书中抓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精神实质;不局限于文字本身。
18.找出文中两处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略作分析。(4分)
示例一:第4段运用引证法,引用司马迁的名言,论述“读书要得其意”的观点。
示例二:第4段运用比喻论证,将语言文字比作“帮助我们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以“扔了拐棍”形象地表现了“得意忘言”的涵义。
示例三:第6段运用对比论证,将会读书的人与不会读书的人经行比较,指出读书要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33566.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