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儿时的记忆散文-回忆童年的散文?
2020
11-05

儿时的记忆散文-回忆童年的散文?

回忆童年的散文?

1、《我的童年》――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我的童年》是季羡林所作的文章,出自《季羡林自传》。本书介绍了作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以及小时候艰难的生活。

2、《童年杂记》――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这篇散文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回忆录童年时所写的,这篇文章以记叙文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冰心值得怀念的童年。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充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

4、《窃读记》――林海音(1918年-2001年)这是林海音女士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

5、《少年闰土》――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文章塑造了一个在鲁迅眼中“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形象。鲁迅先生用“我”和“我”的朋友做对比,突出了闰土的形象。与中年的闰土做了巨大的对比。

有哪些写小时候的散文?

《童年》 作者:云水墨染 童年是一首清新的小诗,是一曲欢乐的歌,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童年又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翻腾着朵朵绮丽的浪花,打开记忆的闸,便又一次狂涌而下……  还记得草长莺飞的时候,我们追逐在广袤的原野,不知疲倦地走着、跑着。累了时候,就躺在草地上,赏落日余晖,看夕阳西下,没有伤感,只在满足的笑意中与明天相约,把小小的梦幻放飞天涯!   依然记得在夏日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整个小院,最喜欢这样的时刻,美丽而宁静,依偎妈妈的怀里,听妈妈唱起那动听的歌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里便飘满了她芳香的音韵,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任思绪飞上了星空!时至今日,那温馨柔情的画面一直印在我的脑海,烙在我的心田,在记忆中,如陈年老酒,越醇越香……   依然清晰地记得,雪舞的季节,我们欢笑的嬉戏,任寒风刺透胸膛,任雪花湿透衣背!滚雪球,打雪仗,为了留住这冬日的绚烂,我把希望寄托在娇媚的雪人!把一切做到完美,我会心地笑了,带着美好的梦幻,微笑着进入了甜蜜的梦想!然而当太阳升起,我欢呼着、奔跑着、雀跃着去看我的雪人,我禁不住呆了,心碎了,我的雪人,她们一个个,一个个憔悴得不成样子,有的已不知道消失于何方!我哭着,喊着,一瞬间,泪水充盈了眼眶,模糊了我的视野……   羡慕童年的我,可以开心地笑,可以尽情地哭;留恋那份时光,对人、对事,于我每一分稚嫩念想,我都赋予至真至纯的情感!现在的我每每忆起,都会涌起一份感动,每当心情荒凉的时候,我便会用这份感动去温暖,抚慰受伤的灵魂,驱赶心灵的无助与严寒……

以童年为题的回忆性散文作文800字?

 昔日已不比如今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美好。在我们的身边,一定有许许多多,开心愉快的时光。下面,我就来分享我的幸福童年!

  还记得那是个晴朗的下午,我和妈妈漫步来到热闹非凡的菜市场买菜,只见到处都是过往的行人,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我们随着人群的涌流,终于挤了进去。买完菜又好不容易才挤了出来,这时我们已经汗流浃背了。回到家,我死皮赖脸地央求妈妈教我做一道菜,妈妈才不得不答应了。“今天要做什么?”我放声的问,妈妈说:“今天就教你做最简单的“蛋炒辣椒”。我自豪的宣称:“这么简单,谁都会做呀,你小看我了!”妈妈手把手地教我做:我把辣椒切好,放在一旁,接着炒蛋,蛋炒好后,拿盘子盛好,再炒辣椒,辣椒炒好后,再放到炒蛋的盘子里去。哈哈哈!大功告成啦!来尝尝我做的菜啊!妈妈激动地跑了过来,夸我真能干!仔细一看,啊!炒焦了!真浪费我的一片苦心呐!我再也不骄傲了!现在,我只好乖乖听妈妈的话了,唉,甘拜下风。

  朋友,其实幸福和许多有趣的事一直围绕着自己,只是我们一时没有发现而已。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