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苏轼写的《浣溪沙》改写成散文?
苏轼浣溪沙 元丰元年(1078),徐州的大路上,匆匆行走着一位官员,他姓苏名轼,刚到这里作知州不久,就发生了春旱,他焦急万分,后来多方祈祷终于下了雨,现在他必须到城东石潭谢神去! 他一边赶路,突然耳中听到了簌簌的声音,原来是开过的枣花轻柔地落在他宽大的官服衣襟上,这使他突然惊觉已是初夏了,春旱终于解除了呢,一笑,放慢了心情和脚步,这才听到耳畔传来“吱吱呀呀”的纺车声,他怀着好奇侧耳倾听,却又无法分辨声音的来处,因为在这个繁忙的收蚕季节里,缫丝声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了。
眼中繁忙的农村景象使他的心情闲适轻松起来,这真实的感官体验激发了他作为地方官员的愉悦。继续赶路,看见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柳荫下,面前摆着一堆黄瓜,虽然衣裳贫寒但刚被女人细细浆洗过。此时行人并不多,卖主也并没有大声叫卖,而只是斜依着柳树,看着卖瓜人自得的神情,他不由感受到了天气的炽热,突然生起想到树下避暑的念头来。大概中午喝了点小酒,也许应该在这午风轻暑里美美地小憩一会儿吧!二十里的路程此刻却显得是那样漫长,无法午睡也罢了,偏偏日头正晒,微醺的他渐渐感到困意弥生。口中越来越感干渴难耐,越走越乏,再无心绪去感叹农家乐,他的需求变得实际而迫切起来:一盏清茶,哪怕一碗井水也好! 那么就向附近的人家讨口茶来喝吧。他似乎并没有多少知州的架子,诚然,在跌宕变幻的仕途里,他一直正是这样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可是郊外的人家稀少,走了好一会才遇到一隅茅屋。他把解渴解乏的希望寄托在了这野外的茅屋上,于是抱着希望上前敲门,心情却是忐忑的――正值农忙时节,不知主人是否在家呢?终于有老妪来应门了,他用谦和的语气请求着,当然接着便喝到了百姓双手为他捧上的一碗清凉的井水,困倦、渴望顷刻间变成了喜悦与满足,他精神为之一振。接着,这个热爱百姓、为民谢雨的知州在受到了村民热情的款待之后,终于又重振精神上路了。~~~~~~~~~~~~~~~~~~~~~~~~~~~~~~~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如何把晏殊的《浣溪沙》改写成散文?
有一次,晏殊路过杨州,在城里走累了,就进大明寺里休息。晏殊进了庙里,看见墙上写了好些题诗。他挺感兴趣,就找了把椅子坐下。然后,让随从给他念墙上的诗,可不许念出题诗人的名字和身份。晏殊听了会儿,觉得有一首诗写得挺不错,就问:“哪位写的?”随从回答说:“写诗的人叫王琪。”晏殊就叫人去找这个王琪。王琪被找来了,拜见了晏殊。晏殊跟他一聊,挺谈得来,就高兴地请他吃饭。俩人吃完饭,一块到后花园去散步。这会儿正是晚春时候,满地都是落花。一阵小风吹过,花瓣一团团地随风飘舞,好看极了。晏殊看了,猛地触动了自己的心事,不由得对王琪说:“王先生,我每想出个好句子,就写在墙上,再琢磨个下句。可有个句子,我想了好几年,也没琢磨出个好下句。”
王琪连忙问:“请大人说说是个什么句子?”
晏殊就念了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听了,马上就说:“您干吗不对个――‘似曾相识燕归来?’”
下句的意思是说,天气转暖,燕子又从南方飞回来了,这些燕子好像去年见过面。
晏殊一听,拍手叫好,连声说:“妙,妙,太妙了!”
王琪的下句对得确实好,跟上句一样,说的都是春天的景色。拿“燕归来”对“花落去”,又工整又巧妙。用“似曾相识”对“无可奈何”也恰到好处。这两句的音调正好平仄相对,念起来非常和谐好听。
晏殊对这两句非常喜欢,他写过一首词《浣溪沙》,里边就用上了这副
联语: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写作者在花园饮酒,看到满地落花,心里十分伤感。虽说词的情调不太高,不过,写得情景交融,艺术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晏殊太喜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了,后来他在一首七言律诗里,又用了这两句。这在我国古代诗词作品里,还是不多见的。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32618.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