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巴金散文艺术特色-巴金《家》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2020
11-05

巴金散文艺术特色-巴金《家》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巴金先生的短篇小说有着怎样的艺术特点?

反封建赞青春的热情歌手――巴金

半个世纪前的春天,当巴金写到《家》的第六章“做大哥的人”时,恰巧接到他自已的大哥在成都因经济破产而自杀的电报。他书中的大哥觉新虽然未死,但在高老太爷的专制统治下,觉新妻子瑞珏惨死于封建迷信,和觉慧真诚相爱的婢女鸣凤为了反抗被主人当作“礼物”送人而投湖,婉儿被逼代替鸣风去作妾……《家》中这一系列悲惨故事的描绘真实地反映了封建大家庭的腐烂和溃败。巴金通过觉新这个既有明确爱憎是非观念又懦弱无力不敢反抗的主要人物鞭挞了整个旧制度,而在具有反抗精神的觉慧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家》和《春》、《秋》组成《激流三部曲》,反对封建,讴歌青春,在当时广大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巴金之所以能写出《家》这样激动人心的小说,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地主官僚大家庭,1920年进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读书。“五四”新思潮波及到四川,鼓舞了他于1923年离开家乡来到上海、南京等地。在接受民主主义思想的同时,巴金也对无政府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1927年至1928年间,他旅居法国,研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翻译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著作,并接触了一些外国无政府主义者。就在法国期间,他写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回国之后又继续发表了《新生》和《雾》、《雨》、《电》(即《爱情三部曲》等)。这些早期作品虽然暴露黑暗现实,赞美反抗牺牲精神,但也带有无政府主义思想印记。1933年后与鲁迅有所交往。鲁迅称赞他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

抗战爆发后,巴金在积极参加救亡活动的同时,还创作了长篇小说《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以及大量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等。此外,巴金在三十年代还主编过大型文学刊物《文学季刊》、《文季日刊》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文学丛刊”,对团结广大中间作家,发现、培养青年作家有较大贡献。

建国以后,巴金不辞辛劳,先后两次去抗美援朝前线,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前沿坑道采访,写下不少小说和散文,著名的有《我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团圆》等。后来又出版了《巴金近作》、《胗想录》等。1958年出版了《巴金全集》(十四卷本),收有他从1927年到1946年二十年间的创作,约四百万字。

巴金《家》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1)、抒发真挚浓郁的激情:《家》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有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股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2)、意蕴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描写及细腻的心理描写。(3)、舒缓自然、生活化的结构:《家》在结构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4)、朴素、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5)、典型化的赋予手法。(6)、最主要的特色表现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人物大多性格鲜明,面目殊异。巴金描写人物特别注重人情美的描写。他在塑造人物时,一方面以人物美的外形来打动读者,另一方面以美的心灵来吸引读者。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