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冰心的散文《往事》-求冰心《往事》全文?
2020
11-04

冰心的散文《往事》-求冰心《往事》全文?

求冰心《往事》全文?

【导读】冰心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大家。《往事》为冰心的早年作品,各节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之爱的讴歌。本文为其第七节。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轻轻一笔,将现实引入往事。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喜欢,说是应了花瑞。"

红莲被祖父喻为孩子。起引。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红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跟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意境审美】:雨意正浓,天气阴沉。红莲正开、绿叶在侧,简练几笔,如同一幅画。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语言审美】:“不适意”与“徘徊”,表明作者心中的担心。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说笑,--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创意审美】:在这样一个雷声雨声大作的天气里,妈妈慰藉女儿_____荷叶遮住了红莲。含蓄地暗示。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结尾点题,赞颂母爱。

【整体构思审美】:由风雨中勇敢慈怜的荷叶对红莲的遮蔽来比喻伟大的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护。以莲喻人,构思严谨而巧妙,一气呵成。

冰心散文集―往事(2)节选?

  《往事 二之三》 冰心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仿佛万一,只能说是似娟娟的静女,虽是照人的明艳,却不飞扬妖冶;是低眉垂袖,璎珞矜严。  流动的光辉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浓黑的,天空是莹白的,无边的雪地,竟是浅蓝色的了。这三色衬成的宇宙,充满了凝静,超逸与庄严;中间流溢着满空幽哀的神意,一切言词文字都丧失了,几乎不容凝视,不容把握!  今夜的林中,决不宜于将军夜猎――那从骑杂沓,传叫风生,会踏毁了这平整匀纤的雪地;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铁甲,会缭乱了静冷的月光。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燃枝野餐――火光中的喧哗欢笑,杯盘狼藉,会惊起树上稳栖的禽鸟;踏月归去,数里相和的歌声,会叫破了这如怨如慕的诗的世界。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爱友话别,叮咛细语――凄意已足,语音已微;而抑郁缠绵,作茧自缚的情绪,总是太“人间的”了,对不上这晶莹的雪月,空阔的山林。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纵使林中月下,有佳句可寻,有佳音可赏,而一片光雾凄迷之中,只容意念回旋,不容人物点缀。  我倚枕百般回肠凝想,忽然一念回转,黯然神伤……  今夜的青山只宜于这些女孩子,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  假如我能飞身月中下视,依山上下曲折的长廊,雪色侵围阑外,月光浸着雪净的衾绸,逼着玲珑的眉宇。这一带长廊之中:万籁俱绝,万缘俱断,有如水的客愁,有如丝的乡梦,有幽感,有彻悟,有祈祷,有忏悔,有万千种话……  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这时纵是顽石的钝根,也要思量万事,何况这些思深善怀的女子?  往者如观流水――月下的乡魂旅思,或在罗马故宫,颓垣废柱之旁;或在万里长城,缺堞断阶之上;或在约旦河边,或在麦加城里;或超渡莱因河,或飞越落玑山;有多少魂销目断,是耶非耶?只她知道!  来者如仰高山,――久久的徘徊在困弱道途之上,也许明日,也许今年,就揭卸病的细网,轻轻的试叩死的铁门!天国泥犁,任她幻拟:是泛入七宝莲池?是参谒白玉帝座?是欢悦?是惊怯?有天上的重逢,有人间的留恋,有未成而可成的事功,有将实而仍虚的愿望;岂但为我?牵及众生,大哉生命!  这一切,融合着无限之生一刹那顷,此时此地的,宇宙中流动的光辉,是幽忧,是彻悟,都已宛宛氤氲,超凡入圣――  万能的上帝,我诚何福?我又何辜?……  一九二四年二月三十日夜,沙穰。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