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散文 > 关于竹子的散文诗押韵-关于竹子的散文诗?
2020
11-04

关于竹子的散文诗押韵-关于竹子的散文诗?

赞美竹子的诗歌或散文?

很喜欢竹子,特别喜欢雨后翠竹的神韵。那是一种娇翠欲滴、引人遐思的韵味。一场沥沥淅淅的春雨,将山乡厚重的郁闷浸化成沁人心脾的清新。久盼滋润的翠竹张开怀抱,尽情地接受暖暖春雨的温柔沐浴。雨点儿很细很小很轻,飘散在空中,看不见单个的雨点,眼前只有一片淡淡的雨雾,人走在雨中,感觉不出雨的力度,但头发上、衣服上却早已是湿漉漉的,浸透了雨水。竹林子已经是好些天没有雨水的滋润了,这时节正是久旱逢甘露,竹枝竹叶都张开了嘴,饱饮着甘甜如饴的春雨。在蒙蒙春雨中,翠竹洗尽了蒙在身上的尘埃,饱尝了雨露,刚才的疲倦一扫而光,涣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万千娇态。

赞美竹子的诗歌或散文?

一、《竹石》

作者:清代郑板桥

1、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翻译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3、表达情感

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

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

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

二、《咏竹》

作者:宋代王安石

1、原文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2、翻译

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3、表达情感

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作将作者百折不挠的气概与宏伟博大的抱负跃然纸上。

三、《竹》

作者:唐代李贺

1、原文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2、翻译

映入水中,纹光闪动,当空抽长,绿影增春。

晶莹的露珠点缀笋径,苍翠的苔藓满布竹根。

剖竹织竹承藉美人香汗,制成渔竿能够钓起锦鳞。

为了制作三梁冠,一节竹子也被奉敬给王孙。

3、表达情感

这是一首吟咏竹子的五言律诗,但它与一般泛咏景物之作不同,名为咏竹而实有所指,意在托物言志,以竹之劲节挺秀,抒写一己之宏愿。

四、《西江月・咏竹》

作者:当代左水河

1、原文

翠叶拂云戏笑,亮节穿木直腰。

凌霜傲雪玉身姣,日日清新俊俏。

且伴寒松吟啸,何须闹市争娇。

清泉起韵伴笛箫,尽是虚心雅调。

2、翻译

山竹劲节光亮、竿身圆长挺立,超越身边龄长干粗的大树顶部,直上云霄;竹梢犹如人的大手轻轻拂摸着游云,绿叶在微风中摇摆而沙沙作响,犹如一群打闹孩子的嬉笑声。

暑去寒来,翠竹历尽了风风雨雨,秋霜冬雪,但那碧玉般的体态,美丽的容貌依然娇美;一年四季中,天天英俊潇洒,举止高雅,漂亮而惹人喜欢。

偏居的山竹,闲适自在,悠然自得,常常与“岁寒三友”(松梅竹)中的寒松迎风长啸,高歌吟咏;又何需要去留恋城中的闹市,在众人面前争娇争宠呢?

当其前后左右的群泉鸣唱的时候,山竹很高兴地借风作和(hè),奏响自己如笛如箫,旋律起伏的音韵;那声声尽是虚心雅调,让人如痴如醉。

3、表达情感

作品以生动的笔触,拟人的艺术手法,描写了翠竹直腰挺立于深山,不惧风霜雪雨,四季清新俊俏、拂云戏笑的美乐形象,表达了其虚心雅趣、宁伴寒松吟啸,不恋闹市争娇,乐于与群泉共欢娱的志趣。

由此反应了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宁可隐居山林,决不屈服于不良势力,或不争名夺利的精神境界,及其谦虚谨慎,与人民大众同甘苦、共欢乐的思想品德。

同时,借物寄情,托物言志,启示人们不要过多地争名逐利,要洁身自好,挺直腰杆、虚心做事待人,在清心寡欲之中而赢取成功和幸福,也表达了词人处世的一种个人情怀。

五、《新竹》

作者:清代郑板桥

1、原文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翻译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3、表达情感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

关于竹子的散文诗?

竹 子 精 神 张兴旺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

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然而,梅必竟有“花”。而竹呢?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可说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她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 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象个活泼的小姑娘,婷婷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炯娜多姿。暑尽寒来, 她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 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 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