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梅散文读后感,相遇香格里拉?
――读丁立梅散文集《且听风吟》
文/常恕田
在我的潜意识中,丁立梅是一个细致娟秀的女人,当我翻开她的散文集《且听风吟》之后,禁不住哑然失笑,我的猜测竟然出奇地准。文如其人,不信,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字里行间,倾听她娓娓述说珍藏在心里的故事。
《且听风吟》是一本散文集,亦是作者的生活记录。
在质朴的文字里,我们可以同作者一起在乡村的茅草屋里听奶奶讲故事,在冬天的清晨试穿母亲的嫁衣,在春天里品味刺槐的香味……这一切被记录得那样清晰,那样细腻。“一些蒙尘的旧碟片被我不经意间翻找出来,一些旧岁月走远了,痕迹却是留下了。”是啊,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生活过的一切不会黯然消失,不管你走到哪里,旧日生活的刻痕都会如影随形地跟着你,走啊走,让你在淡淡的怀旧中感受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底蕴。
爱情是人生的盐,借助于它,人们才体味得出人世间的情趣。德莱塞有一句话说得好:“爱情是女人所能给的一切,但这是上帝允许我们带进坟墓里去的唯一的尘世间的东西。”丁立梅作为一位优秀的女人,她把尘世间的爱情看得很重,对爱情的表现方式更为得体,为此,她倾注了足够多的笔墨。她独具匠心地把文字里的爱情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融为一体,既有温婉典雅的媚惑,又有清淡朴实的磁力,毫不夸张地袒露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她做的一顿饭保养他的胃,好保养她与他的爱;憧憬着永远相守平淡爱情的漫长而又充实的日子,把岁月的风吹雨打全部凝结在恬静里;“一个人的世界,再小,也是旷野。”很难想象还会有比这说得更到位的。我清晰地感受到一颗对爱情渴望到极致忠诚到永远的心在有节奏地跳动。“我的玫瑰梦谢了,但温暖的日子却很厚实地包裹了我。”是啊,花期是短暂的,但太阳却每天都在升起,有了这样的心境,青春时的一帘幽梦就会朝朝暮暮拥你入眠。
作者的眼光是多情的,她看水水扬波,看山山舞蹈,动感的心情牵引着动感的文字在生活的路上恣意地徜徉。于是,栀子花开了,菊花开了,水仙花开了,豆荚长成了;于是女人开始逛街,恋人开始相约,亲人开始相聚,生活涨潮了,平平常常的日子日升月沉的日子就这样被作者以女性特有的耐心描绘得跌宕起伏,充满着温馨,演绎着浪漫,闪烁着光芒。更令我们动情的是,作者铭记着山乡和城市养育着我们长大,我们今天的富足有着咸菜泡饭的印记。这是何等深厚的对父老乡亲刻骨铭心地感恩!
读着读着,我不得不佩服丁立梅胸怀的坦荡和的立意的高远。在她的心里,春天的阳光无时无刻不在,不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阳光在他手腕上划过的那道很耀眼的光芒”都会长久地在我们的心里驻留,成为鼓舞我们直面困难微笑着走向明天的动力源。在她的意识里,“窗外,有我们自己的天空呢,一弯新月,一方暖阳,总是把我们的心照得透亮。”为此,她坚信:“我们还有足够的资本让自己活得灿烂。”用优美的文字和瑰丽的想象提升着一篇篇短文的境界,充分展示了作者的豁达与智慧。
读着《且听风吟》,我的心暖暖的。把平常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把普通的生活打扮得花团锦簇,我们的人生真的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且听风吟》读完了,我也把作者珍藏在心里的故事珍藏在自己的心里。
读者中的《相遇》的读后感100字左右?
书有五辑。
第一印象尤为重要,五辑中,我最爱第一辑:佛不语。像作 者所言,大爱无声,大爱希声,这是佛的力量。第一辑写的是丁立梅在旅游中的 一些杂记, 故事不长, 却很耐人寻味。我以前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 《文化苦旅》 , 同样是写游玩, 余秋雨更在于思考历史价值和人生观, 而这本书就小女子气多了, 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皆在笔下灵动,思维澄澈,给人以一种亲切感。读这样的 文字,心情是轻松的,舒畅的,没有压力的,是可以完完全全融在字里行间的。当我读到其中一篇游记时, 我内心是满满的惊喜。从文字间, 我隐隐约 约觉得有些熟悉, 思绪逐渐飘远。是的, 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并不富庶, 甚至我的童年过得是比较拮据的, 我的家乡自然也不出名,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乡 村, 住着些老实平凡的农民, 整日以种地、 种树来维持生计, 日子倒也充实幸福。作者笔下的那些泛黄的菜花,成片的稻花,潺潺的溪水,虽并不是写我的故乡, 但也散发着和我的家乡一样的馨香气味,最终残存在一张张相片中,每每翻开, 我就会忍不住吸吸鼻子,仿佛故乡的味道与回忆就会随着鼻腔涌入脑海。或许, 这也是一种遇见,遇见过去的天真烂漫,遇见初衷。可是, 我们一生遇见太多人太多事, 更多情况下, 我们对事态发展无能 为力。冷不妨,一只蝴蝶落于指尖,一朵香花落入视线,一滴雨水划过脸庞,一 个人便走过身畔。如果缘分只到遇见便停止,保留最初的一份初衷,该有多好。蝴蝶下一秒便飞远, 香花飞一吹便落地, 雨水经阳光一晒便蒸发, 人走过便不回-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28205.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