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文章 > 简述晁错散文创作的特点-求唐朝散文的特点、主要作者及作品?
2020
11-01

简述晁错散文创作的特点-求唐朝散文的特点、主要作者及作品?

求唐朝散文的特点、主要作者及作品?

  唐代散文的特点

  唐代散文是继先秦两汉之后,我国散文创作的又一高峰。


  散文就形式而言,从讲究对仗用典、崇尚声律藻饰的骈文,变为单行散句、接近口语的“古文”,这是唐代散文文体通俗化的革新。而表达的内容也远较骈文深广得多,世俗化得多。出现了一些旨在寄意喻理和为城市贫民立传的人物传记,如韩愈《马说》、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这在六朝骈文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唐代散文主要有骈文、古文两大类,古文则代表唐代散文的主要成就。


  骈文在唐朝是作为官方诏制表状书判的应用文字。唐朝的骈文务实切用,改变了六朝骈文的积弊。表现在魏征、陆贽等人的章奏疏议中。他们讥陈时病,谏诤朝政。另一方面在对偶用典、声律词藻上,不像六朝骈文那样逞才尚华,能够明白晓畅、气宏辞丽和精致华赡。唐代骈文总的变化趋势是散化。


  唐代古文,与骈文相对而言,是一种奇句单行,不讲声律对偶的散体文。它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内容充实、行文自由、朴实流畅的特点,又提炼于当时的口语,因而其表现力远较骈文丰富灵活。


  永贞至长庆年间,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极盛时期。一批文人抱着行道济世,兴利除弊之心积极参与,古文运动的高潮的形成。古文运动,人才辈出,既有韩愈、柳宗元作领袖,又有刘禹锡、白居易等一批参与者。他们互相切磋,造成声势。在理论上也有较明确系统的论述,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阐发了文道相辅而行的关系。在各种体裁的创作中几乎都有突破或创新,并形成了各自的鲜明风格,如韩文雄浑奇崛,柳文精深峻洁,被奉为后世古文的楷模。

  韩 愈――以尊儒反佛为主的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有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文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

西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有什么特点q其代表作家是谁?

汉代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有贾谊、晁错、桓宽、刘向等。西汉初政论散文取得很高成就,特点:(1)适合当时政治需要,目的在于巩固当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2)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作者有着强烈的时代感,文章感情充沛。(3)受战国学术风气的影响,重视修饰渲染,有纵横家遗风。总之,西汉政论散文继承先秦散文优良传统,研究现实政治问题,文风纵横驰骋,意气风发,颇有战国纵横家气息。代表作家:(1)贾谊前200-前168,是荀子的再传弟子,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被贬长沙王太傅。有作品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现已不全。贾谊最著名的作品是《过秦论》,“过”有两种解释:指责;秦的过失。一般取第二种解释。该文开史论之先河,中心思想是总结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分析秦统一六国而又迅速灭亡的原因;中篇:剖析秦国建立政权之后没有采取正确的政策;下篇:说明秦王子婴在陈涉吴广起义时不能审时度势缺乏驾驭时局的能力。(2)晁错?-前154代表作《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主张募民备塞防御匈奴入侵,并关注人民的贫困生活及其原因。西汉后期政论散文值得一提的有桓宽的《盐铁论》。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