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把观沧海改写成散文150字-扩写,观沧海150字?
2020
11-01

把观沧海改写成散文150字-扩写,观沧海150字?

扩写,观沧海150字?

俯瞰沧海全景,山水相连,已透出不凡的景象:水波多么荡漾,山岛是多么高耸突兀。  岛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各种花草长势旺盛茂密。草木的欣欣向荣,把大海点染得生机勃勃。  适遇秋风骤起,海波涌荡。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的景象。尽管秋风萧瑟给人以悲凉肃杀之意,但那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    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竟在沧海怀抱中运行。浩渺无垠、波涛汹涌、大有吞没一切之势。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荡漾雄浑,在这壮丽奇伟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都显得渺小了。而我的雄心壮志也是沧海这般的博大。  沧海啊,只有你能理解我统一全国的强烈愿望,只有你能了解我的野心勃勃。    庆幸得很啊,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由远及近,海水到岛屿,大海雄伟壮阔的全景一览无遗。  天连天,水连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一挥,便勾画出了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

观沧海150字古诗改写?

《观沧海》可以改写为:东进登上碣石山,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高耸立在海边的山岛,使大海显得宽阔浩荡、神奇壮观.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丛生的草木在秋风中摇曳.在秋风中,海面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旭日被海浪抛出地面,明月被海涛抛向天空,耿耿繁星映入海面,日月星辰好像都在大海的胸中运行,大海简直可以包容一切!真是宏伟无比,博大无比!岛上萧瑟的秋风掀起汹涌的波涛,汹涌喧腾海面是多么浩瀚无际.真是幸运极了,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用诗歌来咏叹自己远大的志向! 作品原文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⒃。 观沧海注释译文 观沧海词语注释 临:来到,有游览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何:多么。 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竦 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阳和月亮。 若:如同.好像是。 星汉:银河,天河。 幸:庆幸。 甚:极点。 至:非常。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容与感情。意为(我)十分庆幸来到这里,用诗歌(即观沧海)来歌吟心志。幸,庆幸。甚,十分。至,极点。 观沧海白话译文 (我)向东来到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文学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