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把登岳阳楼改写成写景散文-将杜甫的《登岳阳楼》改写为散文?
2020
11-01

把登岳阳楼改写成写景散文-将杜甫的《登岳阳楼》改写为散文?

把杜甫的《登岳阳楼》改写成散文300字,初一,快?

六千里暮雪,丝丝龙女泪。

有人说,水是神女掉下的眼泪,丝丝絮絮,化作漫天飞舞的雨滴,落在苍茫的大地。又有人说,水是生命的起源,苍茫繁衍,生生不息。当很多水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人们都说,水是不解的相思,让你思她,恋她,想她,梦她。于是,六千里月洞庭天,一切的一切,就开始了。

洞庭湖边伴着岳阳楼,谁也不知道他们相伴多久了。随性而踩,切肤之间才明白,半但九州,被那连天的月影蓝天一分及断。浊了夫差的眼,肥了霸王的身。

曾今我爱的人,爱我的人,与我血脉分丝的人啊!你们如今还好吗?我已经记不清有多久没看见你们熟悉的字迹了,难道是洞庭的水阻了送信的“驿驴”?亦如我面前这么一汪幽幽死水,只有孤舟相伴么?

关北血染雪,如何能让我再回去看一眼你们,难道只能让体弱的我只能如此想念么?又有多少人儿和我一样在担心了无音信的人儿啊?此时多么安静啊!只有楼窗被眼泪打湿的声音伴着我,如此孤寂,如此忧愁!

杜甫的登岳阳楼改写成散文600字以上,快啊?

这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想想我离开成都的草堂已有两年之久,游历四方,追寻先人之足迹,瞻仰墨客之风采,莫不惬意,也填充我这放荡而无事的生活。今到湖南岳阳,这是个地处洞庭鱼米之乡的好地方,在这湖边游玩了些时日,看到民风淳朴物产丰富,好生羡慕这一方水土。早就听说过洞庭湖的波澜壮阔,今所见果不其然,也不枉费我几百里水路赶到这里。到了这个地方,就有一处名胜不能不提――岳阳楼,在我前面已有不计其数的墨客们仰名前来,遇景生情留下了众多的美文佳篇。姑且登上去看看,说不定我也能有所“作为”。登上了岳阳楼,面朝洞庭湖,其实壮阔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隔开来,让我望不到北方的战事,荧荧的湖水中动荡着,好像整个国家都漂浮在日月星斗中,难以安稳。想到这里我不禁痛心疾首,也难以贡献自己的力量。深深感到羞愧!好在这一方水土,没有战火连连,民生安泰,所以才有我这个“无用”之人在此闲谈空话,而不务实务。但愿湖水那边的人都能安好,每个家庭都能团聚……说到这里,我的家人呢?你们在哪呢?纷乱的时局让我们分离了,但是每个深深的安静的夜里我都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你们。其实想想还是不见你们为好,我一个糟老头子只会给你们徒增麻烦,如果能通过书信的方式知晓你们都安好无恙,我也能安心了。我也不会说我的困苦遭遇,连连的旅途让我老头子身患疾病,没有经济来源,也无从请大夫来治疗,走一步算一步吧。小舟漂到哪我老头子就看看那里的风景和人情。给予当地人我诚挚的祝福。不远处一个农夫在烧草堆,仿佛是北边战事的引子,想到我的遭遇和风尘,没有一个依靠的地方。国家风风雨雨,人们向往安定,我老了而无能为力。眼泪落下来了,落在这一汪洞庭水中,瞧瞧地泛起一个涟漪,只有岳阳楼看到。岳阳楼啊!你不要和别人说,我只是过客,现在能做到的只有愿一切安然……我走了。

登岳阳楼改写,散文350字20分钟,要自己写的?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势十分浩大,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的感受,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的日子,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踪影;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害怕讥讽的感觉,放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万分悲伤的心情。至于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上下相接,一片碧绿,无边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水波动时,映在水面上的月色闪耀着金光,湖水平静时水中月影好似沉下一块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一种心胸开阔,精神愉悦,荣辱得失全部忘却,举起酒杯面对和风而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它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这种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那在朝廷当高官就为百姓担忧;在僻远的江湖就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它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在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又同谁一道呢?

将杜甫的《登岳阳楼》改写为散文?

其实古代律诗中少有人是全诗只写景色的。

景要有,情要明。

举例子: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有月有影,伶仃之味随诗渐浓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直抒胸臆,景色全作为悲情的衬托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蛮小清新 ,诗人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有感而发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经评论指出此诗不是律诗,所以换成杜甫的《秋兴》为例,查文不清,深感抱歉)。

秋兴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题主似乎偏爱七律,这首诗充分展露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写诗理念(其实我想说的重点在于,诗中含事可以充实诗篇,景色和感悟并存可以使诗词内容多样,不至于有空洞乏味,罗列堆积之感)。


1.情要明

题主的诗中,景和情关联不大

仲春
春阳和煦暖江风,万物翻苏竞启封。
岸柳轻矧新翠叠,山桃暗绽缥青重。
清芬樱蕊心长沁,素雅梨花梦未浓。
碧水漾怀浮影醉,依依闲坐且从容。

以此为例,前面七句似在叙述景色,第八句抒情。可第八句和前面七句并无甚关联。这些叙述也不能解释为什么题主要“从容”。


2.被格律束缚

参差夏意润苍苔,万里莺声绮面开。
雨尽平湖临醉眼,晴疏画苑睡香腮。
芙蓉蝶日频遮影,菡萏菱风竞引猜。
是处天涯皆碧草,时著物外有轻雷。

以此为例,

古诗中并未要求过必须平仄工整。“一三五不辩,二四六分明”才使得律诗有更多可能。何为“时著”?何为“蝶日”?何为“晴疏”?如果不是谐音,不需要非得凑够平仄吧。


3.写物

首先既然有意模仿古风,就尽量避免一些较为“现代”的词。

参差夏意润苍苔,万里莺声绮面开。
雨尽平湖临醉眼,晴疏画苑睡香腮。
芙蓉蝶日频遮影,菡萏菱风竞引猜。
是处天涯皆碧草,时著物外有轻雷。

如“夏日”。

其次弘一法师有说过三个境界,“看云是云”,“看云不是云”,“看云依旧是云”。窃以为可以类比到写诗,写诗四年,不应再停留在“看云写云,看山写山”的地步了。


4.转折

主要是说感情的转折。并非说写诗必须要有感情的转折,但看题主所有的诗,都是一马平川,确实有些心急。开头写景,收尾写景,景中无情。

依旧以《春晓》为例,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来临,起初是开心,后来又为落花担忧。


最后,写诗应该要有胸怀。将军要有将军的豪迈,才子要有才子的傲气,闺秀要有闺秀的婉转。这些都是胸怀。写诗的根本不是写景,也不是叙事,也不是抒情。而是能把胸中泼墨诗中。后人有无数模仿前人写作的诗,但绝大部分都形似神不似。因为人各有志,胸怀不同。

个人拙见。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