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文章 > 简析杨朔散文的艺术特色-杨朔的散文有什么特点?
2020
11-01

简析杨朔散文的艺术特色-杨朔的散文有什么特点?

杨朔的散文有什么特点?

你好,我是【遗忘的海鸟】,很高兴为你解答。杨朔的散文,文风洗练,清新秀逸,非常讲究字句的锤炼,常一字闪出,意境全出。如《雪浪花》中老泰山的一个“咬”字,人物、浪花都活跃起来,既点出文章的主旨又使全文进发了诗意。如《茶花赋》中,写作者从海外归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踏”、“醉”把作者对祖国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杨朔也非常讲究文章句子的提炼和句式的变化,善用修辞,常在写人、绘景、状物、抒情言志方面,创造出优美生动、凝练含蓄的语言,如《西江月》中对井冈山羊肠小道的描绘:“一根细线从断崖绝壁挂下去,风一急,好像会吹断”;如《画山绣水》中对漓江船家的描写:“不管是谁,心胸里都贮藏着无数迷人的故事,好似地下一股暗水,只要戳个小洞,就要喷溅出来。”同时,炼句还表现在富有哲理意义的语句上,如《茶花赋》中的“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如《荔枝蜜》里“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杨朔的散文有哪些特色?

杨朔散文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他继承了我国散文的优良传统,同时又糅进了时代的激情,具有浓郁的诗化倾向,意境清新,富有诗意,注重表现富有时代意义的主题。

杨朔把散文当作诗来写,以诗人的心灵去感受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不要从狭义方面来理解诗意两个字。

杏花春雨,固然有诗,铁马金戈的英雄气概,更富有鼓舞人心的诗力。

你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对生活的激情、时代的要求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使他刻意去表现普通生活中美好的、闪光的一面。

一个普通花匠、几句平常的对话、天边的云彩、海上的浪花,都能引起作者诗意的感受,并从中引发出深刻的、富有时代意义的主题思想。

例如《荔枝蜜》取材很平常,1960年4月作者在从化温泉小住时,一杯清凉的荔枝蜜,使他感到生活的甜美,从而引起对蜜蜂的好感,于是参观养蜂大厦。

蜜蜂辛勤的劳动,触动了他的情怀,因而捕捉到蜜蜂这个值得赞美的形象,然后从中开掘、提炼、生发、联想,把蜜蜂的辛勤同劳动人民的勤劳联系起来,借以抒情写志,歌颂了社会主义时代普通劳动者的高贵品格和美好的心灵世界。

诸如此例还有《茶花赋》、《雪浪花》、《樱花雨》等等。

其散文“意”与“境”的交融很大程度是托物言志的比兴手法的运用。

杨朔善于寻找事物与歌颂对象的契合点,升华主题思想,从而达到借景抒情,感物言志的目的。

如《海市》以美丽的海市仙境比拟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渔村;《荔枝蜜》以蜜蜂酿蜜的可贵精神比拟社会主义普通劳动者创造新生活的高尚情操;《渔笛》以木槿花开一朵连着一朵,比拟人民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茶花赋》以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比拟祖国的面貌,等等。

杨朔散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结构精巧,曲折有致也是杨朔散文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杨朔特别讲究文章的结构艺术,他写散文“总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因此,他的散文大都篇幅短小而隽永,布局精致而缜密,结构上力求变化。比如《荔枝蜜》、《泰山极顶》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而《海市》、《京城漫记》则采用对照的手法,《黄河之水天上来》采取的则是“穿珍珠”的结构,而《香山红叶》、《茶花赋》则在开篇设置悬念,卒章显志等。但总的来说,其散文的结构方式多采用由幽入明、卒章显志的艺术布局。如《泰山极顶》从作者急于想到泰山极顶观日出的迫切心情写到晴空万里非常适于观日出的景象,其间穿插记叙作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正当观日出的美妙时刻就要到来时,突然作者笔锋一转,写起了泰山极顶的阴霾多雾,让人不免产生焦虑之情。但作者并未顺势写下去,而是笔锋宕开,转而写到“我”的心境:“我的心却变得异常明朗,一点没有惋惜”,接着开始描写非自然界的日出――增加光辉灿烂的人间日出的景象。最后通过作者激情的抒发:“伟大而光明的祖国啊,愿你永远‘如日上升’!”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