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把古诗改成散文200字-浣溪沙,苏轼,改写成200字散文?
2020
10-31

把古诗改成散文200字-浣溪沙,苏轼,改写成200字散文?

将李清照的《声声慢》改写成200字左右的散文?

一步一步寻觅,梦中人是在海角,还是天涯,始终无人知晓。

一个人孤孤单单,几千年的光阴早已逝去。很想学学青莲居士的洒脱,邀月对饮,成三人之欢喜。奈何,时间已是黄昏,只得让寒意和满腔的孤独从指间一路滑落到心底,寒彻肺腑。这满腔的辛酸,向谁诉说啊? 初秋时节,如血的夕阳不再悲壮,瑟瑟的秋风中只有漫天的寒冷在飞舞。彻夜难眠,浮现在脑海里的是国仇家恨,儿女情长。一个人倚在门边,斟满从故乡带来的桂花酒,酒香依旧,而把酒言欢的夫君早已不在,不得不,用泪佐酒,想象郎君的一切。因为黄昏时候的风,秋意更浓,我单薄的衣衫再也无法抵御这萧瑟的季节,只得一杯一杯喝下去,温暖那颗早就冰冷的心。一只大雁从空中飞来,凄厉的鸣叫惊醒了我的梦境。睁开朦胧的醉眼,才发现,那是少女时刻飞过我头顶的那一只大雁。又一阵风吹过,不得不裹紧衣衫,才发现,园中的花正一片片落下。就那么短短几秒钟,一件金色的外衣,就披在了大地的身上。那落花的枝啊,就像我一样憔悴不堪。除了我,还有谁怜惜这垂暮世界的花儿呢? 一个人独坐在窗前,窗外又传来了缠绵的情歌,一声一声敲在我破碎的心上。眼中,又有泪珠滚落下来。细细的雨在冷冷的风中,密密地斜织着,我这滴血的心情,又有几人听到? 这点点滴滴的雨,这点点滴滴的泪,直到黄昏,就一直那么落着。一心盼着,黄昏早点来临,好掩盖,我眼中弥漫的忧伤。那些年华易逝的青春啊,和着我的血,经由我的笔,一点点落在纸上,一片殷红。于是,生命在等待中一天天慢了下来。于是,忧愁在等待中一点点多了起来。而我,却不得不守着一腔忧愁,在这黄昏悄然死去了心,孤独地活着,像一具僵尸一般。只有微微动着的嘴,依旧在低声吟唱:“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浣溪沙,苏轼,改写成200字散文?

苏轼浣溪沙

元丰元年(1078),徐州的大路上,匆匆行走着一位官员,他姓苏名轼,刚到这里作知州不久,就发生了春旱,他焦急万分,后来多方祈祷终于下了雨,现在他必须到城东石潭谢神去!

他一边赶路,突然耳中听到了簌簌的声音,原来是开过的枣花轻柔地落在他宽大的官服衣襟上,这使他突然惊觉已是初夏了,春旱终于解除了呢,一笑,放慢了心情和脚步,这才听到耳畔传来“吱吱呀呀”的纺车声,他怀着好奇侧耳倾听,却又无法分辨声音的来处,因为在这个繁忙的收蚕季节里,缫丝声已在村南村北此起彼伏响成一片了。

眼中繁忙的农村景象使他的心情闲适轻松起来,这真实的感官体验激发了他作为地方官员的愉悦。继续赶路,看见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柳荫下,面前摆着一堆黄瓜,虽然衣裳贫寒但刚被女人细细浆洗过。此时行人并不多,卖主也并没有大声叫卖,而只是斜依着柳树,看着卖瓜人自得的神情,他不由感受到了天气的炽热,突然生起想到树下避暑的念头来。大概中午喝了点小酒,也许应该在这午风轻暑里美美地小憩一会儿吧!二十里的路程此刻却显得是那样漫长,无法午睡也罢了,偏偏日头正晒,微醺的他渐渐感到困意弥生。口中越来越感干渴难耐,越走越乏,再无心绪去感叹农家乐,他的需求变得实际而迫切起来:一盏清茶,哪怕一碗井水也好!

那么就向附近的人家讨口茶来喝吧。他似乎并没有多少知州的架子,诚然,在跌宕变幻的仕途里,他一直正是这样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可是郊外的人家稀少,走了好一会才遇到一隅茅屋。他把解渴解乏的希望寄托在了这野外的茅屋上,于是抱着希望上前敲门,心情却是忐忑的――正值农忙时节,不知主人是否在家呢?终于有老妪来应门了,他用谦和的语气请求着,当然接着便喝到了百姓双手为他捧上的一碗清凉的井水,困倦、渴望顷刻间变成了喜悦与满足,他精神为之一振。接着,这个热爱百姓、为民谢雨的知州在受到了村民热情的款待之后,终于又重振精神上路了。

~~~~~~~~~~~~~~~~~~~~~~~~~~~~~~~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