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把元好问水调歌头改成散文-怎么把水调歌头改写成散文?
2020
10-31

把元好问水调歌头改成散文-怎么把水调歌头改写成散文?

把苏轼的《水调歌头》改写成一篇散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怎么把<水调歌头>改写成散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天空灰蒙蒙的,太阳正在燃烧着他最后一缕光辉,随即消逝在遥远的西方。渐渐的,天空也逐渐暗了下来。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明”,这话是很有道理的。看,那带着一圈金环的月儿终于赶来了,她先是金黄金黄的,徐徐穿过一缕一缕的云彩,向上升着,升着,就在这一刹那间,月亮的颜色变浅了,浅了,变白了!月亮出来了!她高傲的升起来了!月亮像个硕大的圆盘,光滑平整;又像一件珍贵的玉器,珠圆玉润。她披着云朵,踩着雾气,闪烁着一丝丝的光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当我们寂寞时,月是我们忠实的伙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我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月是我们对人类起源的遥遥揣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月亮也开始工作了,她给大地穿上了银色的礼服,给疲劳的人们一个宁静的夜。她催促鸟儿回到巢穴,催促孩子上床安眠。亮亮的月、清朗的天,清澈的情感,演奏着一曲曲天上人间合而为一的和谐乐章。我不禁感慨,沧桑的岁月年轮一圈又一圈,月亮上的嫦娥也该有一些寂寞了吧?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为什么害怕登上月亮,难道只是害怕寒冷吗?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假如我能够随风飞上月亮,我不会畏惧寒冷。我想见识一下月亮上的景物,去陪伴寂寞的嫦娥……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皓月当空,闪烁着灿烂的光辉,照耀着,使大地上泛起了一层光晕。就在这时,一层顽皮的云雾遮住了月亮的身子,只露出了半边脸儿,更显得月亮飘飘渺渺。晚风轻拂,一缕缕的风将夜晚衬托的格外凉爽,蟋蟀和蛐蛐正在卖力的合奏着“自然交响曲”。这一切,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之中。我仿佛看到了传说中月亮上美轮美奂的宫殿――广寒宫;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嫦娥仙子;仿佛看到了可爱的玉兔……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亮像饱经风霜的老人,不紧不慢的梳理着月光;月亮像一个含羞的少女,时而躲进云雾里,时而又撩开面纱。夜深了,宁静的天空漆黑一片,几颗星星从云缝里挤出来,眨眨眼睛,来到了月亮身边,真是众星捧月呀。夜色像一位丹青妙手,把天空涂上了神秘的色彩,让它显得那么有魅力,月光这时又锋锐了起来,像一把利剑,突破了重重浓雾,再次放射光芒!夜色如水,涤荡着人们的心,让人睡意全消。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与亲人相聚在一起,每天都幸福美满。可苏轼呢?苏轼与自己的亲人相隔万里,他恼恨月亮在他与亲人分开的时候,却又大又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呀,人间的事,又哪有十全十美的呢?不论是生活,学习,我们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旅途就注定是举步维艰了。我们应该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天空中银河灿灿,繁星点点。我祝愿天下所有人,不论相隔千里万里,都能得以相聚,都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