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散文 > 关于成都的名家散文-写古镇或者古城的名家散文?
2020
10-31

关于成都的名家散文-写古镇或者古城的名家散文?

写古镇或者古城的名家散文?

周庄水韵--赵丽宏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我曾经三次到周庄,都是在春天,每一次都坐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到周庄是初春,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斑斓,令人目眩。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是进入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灿,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2000字的名家经典散文,不要爱情的?

  只有一千字的。

  独享这一片秋意   许久了还是想写点东西,姑且是只为了这溜走的点点时光,江雨霏霏江草奇,绿树红莺映江低,多日的天晴终于换来了这几日的雨雪霏霏,成都得天气也恢复了许多,渐渐的阴雨连绵了起来,款步于这无边的细雨之中,在密密麻麻的交织中独享这初秋给人带来的丝丝凉意,雨凉心亦凉,怕是这无边的凉意将自己掠夺了去。总是有一种成都的雨始终给人靠不住的感觉,下的细小而缠绵,琐碎而凌乱,还是觉得江南的雨下的最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大概就是写雨后的西湖。经历了酷热的夏,本以为会有几丝沁人的凉爽,却不曾想几场秋雨过后竟会是漠然的寒冷,衣服瞬时加了许多,路上的行人也加快了脚步,飞快的的躲避着袭来的寒意,只剩得那些大叔在秋风中萧瑟着,孤独的坚持着。想着为什么没有一个缓冲的时段,为什么总是从等待中步入下一个等待,在寒冬中等待着美丽的春,于盛夏中等待着让人感动的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停下匆匆的脚步去独享这片刻的美好。成都是没有秋天的,这更是让待秋得人添了许多凉意,不曾有落叶如蝶的美丽于诗意,只有那些不知名的树仅剩的暗淡的墨绿,没有了天高云淡让人几乎能看清天空的颜色的美丽的秋的早晨,只剩下终日的阴雨连连不见天日,成都的秋竟是如此。雨过就是天晴,忧伤过后应该是快乐,如果雨后仍是雨,忧伤总伴着忧伤,我宁愿继续等待。如此想来竟是北方的秋好了许多,譬如郁达夫眼中的故都的秋,“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读起来竟是如此的亲切。但是秋还是美的,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美在竟似美人明亮的眸子,清澈动人。而且竟是在秋,在这里,闻到了最浓郁的香,早晨去上课,走过长桥,竟分明的闻到了一股沁人的芳香,如此美丽无瑕,翩翩舞动而来,阵阵清风吹过,香味竟更浓了些,是什么花这么香,“八月桂花开咧,”是桂花,怪不得这么香,以前竟是没注意每天迎接我们上课的是这么多的桂花树,竟一直默默的陪伴着。只是仍没发现桂花在哪里,走近了细看才发现,原来桂花这么小,稳稳得挂在树梢,黄黄的特别可爱,一团团一簇簇,香味竟是源自这些可爱的东西。这些美丽的桂花很不起眼,身形如此的娇小,但却是如此的美丽清香,没有人曾关注过,凝视过,只是她们依然开的如此热烈,就算是这让人感到百般萧杀的秋,让人感到无边凉意的雨,也许是秋天万物的萧瑟更衬托了桂花的孑然独立,也许是着绵绵的细雨更清澈了桂花的芬芳,也许大概桂花本就是喜秋的吧,既这样,我为什么还要如此,也应该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了吧。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