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文章 > 江南小镇的散文-描写江南小镇的好段?
2020
10-31

江南小镇的散文-描写江南小镇的好段?

描写江南小镇的好段?

描写江南小镇总喜欢用“小桥、流水、人家”。虽然落入俗套,可我却感同深受。这里水多,桥多,真可谓,“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有一种 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她就是同里,美丽的江南小镇。

初到小镇,没有半点陌生,儿时的记忆油然升起,一条条小河,一座座小桥,一股淡淡的鱼腥味,一句句陌生又熟悉的吴侬语,她真的是我梦中的故乡。一踏上小镇,我便目不暇接,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雪丽不知是受到了周作人先生《乌篷船》的蛊惑,还是对此船情有独钟,一进镇就想乘船。于是,我们便决定乘船游玩。

周先生笔下的乌篷船: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在两扇“定篷”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而我们乘坐的乌篷船全然没有竹片,只是一只小木船,简单,干净,坐在上面十分平稳。小船在水中飘荡,刚刚下过雨的河水有些浑浊,水纹细小柔美,涟漪渐生渐散,水面莲叶摇曳,几只鱼鹰立在船头……小船穿过一座座小桥,最有名的当然是“三桥”。这三桥位于镇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三座沧桑的小石桥都小巧玲珑,构筑典雅,每桥均有花岗石凿刻的楹联,其中一桥的楹联为:“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淡淡地道尽了同里的魅力。 同里人有“走三桥”的民间风俗。那是消灾避难、吉祥幸福的象征。他们说,走过太平桥,一年四季身体好;走过吉利桥,生意兴隆步步高;走过长庆桥,青春长驻永不老。船在一处码头停靠,我们走进了小镇。

镇内街巷逶迤,街回路转,幽深曲折。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眼前的一座座宅院庄重而凝重,带来了太多沧桑感。一位面容秀美的姑娘走到我们面前。她身着碎花蓝布衣裤,脚踏一双粉红色拖鞋,手持一把雨伞,乌黑的头发简单而又自然,整个人看上去十分清丽。她的声音甜美,对于古镇的历史却能娓娓道来。这是个沧桑的小镇,有太多的历史沉淀,也有太多的历史故事。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里,养育了许多的名人。自南宋淳钓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等。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我们走进一处宅院,门匾上写有“退思园”。这座园子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园主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内阁学士周德润勋任兰生盘踞利津、营私肥已。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处分,旋因查所勋都不实,部议革职位。任兰生落职回乡,花十万两银子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诗有“题取退思期补过,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见园名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字东篱,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因地制宜,精巧构思,历时两年建成此园。园占地仅九亩八分,既简朴无华,又素静淡雅,具晚清江南园林建筑风格。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并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格局紧凑自然,结合植物配置,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

该园堂之北点缀建筑小品,堂之南的露台面临荷池,站立露台可环顾全园。沿曲径南行,至菰雨生凉轩。此轩又有一绝,轩底原有三条水道,荷池碧水循环其间。故轩内阴湿凉爽,自菰雨生凉轩穿过假山洞,沿石级盘旋而上,便来到堪称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视野豁然开朗。眼前,波光粼粼,朵朵并蒂莲,漂浮在水面,水中鱼儿畅游,仿佛走入画中。步入庭中,遍植丛桂,早秋时分,也是馥郁芬芳。这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见绚丽多姿。

走出退思园,依然沉浸在美景之中。饥肠辘辘的朋友迫不及待的走进一家餐厅。一会儿,美味佳肴摆满桌子,一只浓油赤酱烧的状元蹄,红得发亮,吃在嘴里软糯甜香却又不腻,糯米鸭,太湖三白(太湖白鱼,太湖白虾和银鱼炒蛋),莼菜汤,清淡可口。主人的盛情令我们大饱口福。

这个周末,过得十分开心,江南小镇更是十分迷人。同里与周庄,一个大家闺秀,一个小家碧玉,我更喜欢这个大家闺秀―同里。

描写江南水乡的散文?

 江南美景似天堂,一江春水一波流,花红似霞水面漂,青烟飘飘若彩云。突闻笛声入耳畔,一曲梦里水乡,触景心起相思情,醉入梦中与君共舞。  烟柳江边岸,花红草绿青,蝶舞花飞香,虫鸣鸟雀声,伊人守岸边,触景伤真情。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豆是相思情,情寄相思豆,请君入梦来,与君翩翩飞。  青山荡漾水面上,群山围绕好风光,水碧鱼游恰清闲,放声歌唱波轻漾,余音绕回千百里。请君进入良人梦,梦里是江南水乡,岸边风吹杨柳花,鸳鸯双双遨于水,风扶脸庞心甜甜。  楼台烟雨迷蒙蒙,景物缥缈似仙境。登楼入阁赏风光,与君举杯共饮酒。花叶香草满飞飘,心与君齐共舞。心溢满喜悦之情,独忘自我醉于心。  雨过天晴薄雾散,夕阳西下景迷人醉。落霞轻吻天边云,蝶吻花心在雌蕊,与君携手走一遭,一切皆如痴如醉。景依人情系景,心花怒放喜容颜。  笛音尽梦已绕回,恰似清梦一场醉,君不在伊人眼前,心又起相思难奈。一曲梦里水乡一曲梦,梦魂萦绕缠绵无休止,梦醒又回到原点处,情又难伤思又难奈,不知何年何月是终数。  一江春水向东流,过往时光不复返,曾与君情甜似蜜,如今天涯两路各茫茫。良人唤不回曾经梦,只有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愿陪君听一曲梦里水乡,醉入梦中永不醒。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思念却是无绝期,缘聚缘散恍若一场梦,来无影去无踪犹如梦寐一般。千回百饶一切又回到原点,什么都没留下,只剩人走楼空后的凄凉与落寞。当初赤裸裸来,如今赤裸裸离去,两袖清风什么都不剩,一切又回归原点,这就是所谓的原点即是起点,起点即是原点。  如今不知君在何方,这相思豆此乃人间最相思之物,种下一棵待到来年春天再发芽。

谁能给我几篇关于江南小镇的散文?

烟花易冷

泪水在飘,唇边是空门。

落叶入流水,停不了千年的宿命。

怀念是旧地,那早已斑斑的痕迹。

锁不住,红尘纷纷。

――题记

雨纷纷,吹得花凌乱,一地残花,一地悲伤。耳机里的歌缓缓的放着,伽蓝雨落,烟花易冷。

犹记得分别时他的郑重承诺,为了这个约定,她独守空城。时间匆匆的流逝,容颜老去,钟爱之人却仍旧没有归来。连年的兵荒马乱、战火纷飞,这城池早已破败不堪,她却依然执著地坚守着这座被所有人废弃的城池。

他在战争中节节败退、身负重伤。于是,他流落他乡。伤好之际,战争却仍在继续。战争还未结束,早已谣传着战败的消息。在战争结束之前,他不能回去。回去就意味着死亡,他并不惧怕死亡,但他记得与心爱的人的约定。他委身他乡,希望有朝一日平息战火,再回到她的声旁。

在他们分别的城门,她一直坐在石板上眺望远方,盼着心爱的人的归来。每每有路人经过,她都会上前询问他的消息。她每天都苦苦的守候,不知流了多少泪,她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少,她付出了自己美丽的容颜。但她无怨无悔,依旧遵守着那个誓言。她坚信他会归来,与她团聚。

可时间就是这么匆匆的流逝、无情的流逝。那一些曾执着的信念如水底的沙石,被时间的水流一次次的冲刷之后,便消逝得再无痕迹。她苦苦等待的将领还未归来。城池早已沦为废墟,再也少见行人的踪迹。她绝望了。她来到伽蓝寺落发为尼,在每天的钟声与经文中等待着、祈祷着,依旧奢望着他能够平安回来。

她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他耳里。呵,他是多么想早些抚摸她的秀发、亲吻她的额角啊!但他不能回去。此时北魏已迁都洛阳,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南北朝战争还在继续,他必须活下去,等到战争结束那一天。于是,他只能默默祈祷,祈祷她能够安心地等待、平安的等到他的归来。

不知多久过去了,战争终于结束了,已近乎苍苍老者的他终于回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

他凝望着锈迹斑斑的城门和城墙的废墟上暗绿的苔藓,走到了他们分别的地方,在那棵枯树边,抚摸着她日夜等待他归来时坐着的旧石板……

城郊传来悠扬的牧笛声,他听来却是凄凉的味道。黯淡的微曦染透了天际,路过的人告诉他,这里曾有一个女人一直等着她心爱的人归来。

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里的感受,却是那么复杂。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羡煞旁人的当年,他笑着吻她的额角,许下那个误了她一生的诺言。  

他在这座残破的孤城里寻着她的踪影,但始终找不到一丝痕迹。城中的杂草已没过他的腰际,不知掩埋了什么悲伤的故事。天上的雨纷纷落下,如他眼角的泪水,亦如她曾经埋葬在这座城里的泪。

 他坚信她一直在等他,一如她坚信他一定会归来。

伽蓝寺的老者告诉他,她一直是一个人独守着这座空城,直至去世的那一天。僧人在叹息后又回到蒲团之上,静静坐下,敲打木鱼,念诵经文。天上的雨仍然在纷纷落下,落在禅房外那块石板之上,空灵的雨声,如她苦等爱人不至地悲泣……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

伽蓝寺听雨声盼永恒……”

一个绝望的故事,凄凉的如一柄在冬天的飞雪中摇曳的红烛,如一个未经触碰便消融了的梦。故事里有忠贞的等候、轻易的承诺、痛苦的寻找,无奈的哀叹,和一抹、忧伤……

梦见过江南

你眼角的笑意晕开在江南的袅袅水汽里,桃花依旧,杨柳依旧,碧波依旧,江南依旧。

我封存的记忆弥漫在江南的袅袅水汽里,桃花不再,杨柳不再,碧波不再,江南不再。

――题记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如我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周杰伦《青花瓷》

对江南一直有一种痴恋,太执着,以至于我时而错认为这只是一场梦境,时而分不清它是现实。碧波下埋葬着关于你我他的故事,回忆被清灵的流水声日日漂洗着,渐渐发白。

在绿绦浅弄之时,我梦见了江南。我坐在青墨色的乌篷船上,船桨划开杨柳的倩影,留下袅袅涟漪。粉墙黛瓦的小楼,青色的石子路上弥漫着苔藓的清香。我转过街角,耳边依稀回荡着沉闷的捣衣声。痴望着褪色掉漆了的斑驳的红木门,聆听着它吱呀的低语。在屋檐下倾听突如其来的春雨轻歌,细密的雨珠模糊了视线。雨水沿着屋檐滑落,发出清脆的回响。雨碎了江南。

在桃花零落之时,我梦见了江南。江南的一切都笼罩在蒙蒙的氤氲里,恍若隔世的神秘。我见到了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满脸忧郁的江南女子,伊精巧的绣花鞋划过青青的石板路,被雨濡湿了的裙角轻轻地随风舞动。当伊带着太息的目光默默走过寂寥的小巷时,莫问伊为何而哀愁,此时君定能切身的感受伊的忧伤。阴冷潮湿的空气划过我的面颊,如泪般冰凉刺骨。泪湿了江南。

在莲的倩影之中,我梦见了江南。日光穿透了清晨的薄雾,洒在粼粼碧波的湖面上。游人如织,沉醉在江南的接天莲叶的淡妆浓抹之中。一片粉绿染透了湖面,也染透了微风。在精美的画舫里欣赏湖景,扇子摇摇,衣袂飘飘,伶人的轻歌飘荡在湖面,船桨划破了宁静。蜻蜓低低地飞舞在游人的肩上,柔若无声地讲述着夏日的私语。一抹抹清新像童话般动人,暖风融化了凄清的雨丝,日前的繁花似锦却已不再。花落了江南。

真的,我梦见过江南。琥珀色的日光柔软地洒下斑斑碎金,清澈冰冷的湖水空灵的歌唱,那样的美好又纯粹。你们一个个从朦胧中倩笑着走来,又一个个模糊在雨丝洒下的氤氲之中。我深深留恋着江南的水汽里清新而潮湿的味道,我在江南的雾气中忘怀了一切,不是不曾留恋,只是忘记了。

真的,我梦见过江南。我在碧波里畅游着,独自歌咏着淡淡的迷茫与惆怅。我的江南残碎在记忆里,分不清是梦还是生活。

真的,我梦见过江南。极迷恋那潮湿的清香,以及空气中又忧愁又美好的味道。江南的水乡雾气缭绕,时不时飘来袅袅炊烟,弥漫过被水润湿了的河畔,亦笼盖捣衣妇辛勤的背影。

真的,我梦见过江南。若君不信,敬请来我的梦中一瞧究竟。那样美丽而干净,那样一尘不染,那样笛声悠扬。

真的,我梦见过江南。

自己写的,不太成熟,勿怪

跪求描写江南和古镇的散文还有古诗词?

《同里春・七绝》   碧柳黄莺啼早春,古桥净水醉红尘。

晚来谁处渔家曲,翠色轻烟一径深。白居易《江南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三下江南》   一下江南到苏杭,人间变天堂。二下江南到桂林,好山好水还有梦中人。/三下江南到昆明,花开万山红。一切尽在不言中,自古以来无官一身轻。《可爱的故乡》(茅盾、1980年3月17日于北京)曰:“我的家乡乌镇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