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和俞平伯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两篇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1、两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各有千秋,写的都很好。
2、1923年,俞平伯与朱自清同游秦淮河,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共同的题目,各作散文一篇,以风格不同、各有千秋而传世,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3、朱自清成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作者在声光色彩的协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淮河不同时地、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引发人思古之幽情。富有诗情画意是文章的最大特色。
4、俞平伯的这篇作品,体现了他的古典小说词曲水平,因此在这篇散文中,随处可见他在这方面的功力。他把这些文艺样式的用词融汇在一起,并不显得突兀或错杂,反而增添了文章的生气和丰采。 他们都构勒出了秦淮河秀美的轮廓。朱自清在这篇散文里,着意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并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把自己的感情和思绪,融注进他所创造的形象里。 写这篇文章时,朱自清深感苦闷、寂寞,同时很想填补空虚,排解烦恼,或躲进书斋,或寄情山水,追求一时的宁静和一切均皆适度的生活情趣。 但另一方面,朱自清又渴望光明,富有正义感,怅惘而不妥协,始终严肃地对待生活、对待自己.这种思想情感被灌注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甚至作品中关于月色、灯火、河水的描写,都隐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朱自清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表达了什么心情?
1、【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通过描绘秦淮河历来都是文人墨客云集之地,秦淮河畔的美丽夜色和繁华景象,表达了作者想竭力地回避社会现实,然而却难以超然,这就引出了许许多多的烦恼的情感。
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纪游性写景抒情散文。文章从作者与友人一起雇“七板子”游秦淮河写起,巧妙地以“桨声灯影”为行文线索,由利涉桥到大中桥外,自夕阳西下到素月依人,表现了完整的游踪,形成明显的时空顺序。同时,其中又贯串着作者的情感线索.在开始的游程中,作者的心境是平静的,从容品味,赏心悦目,陶醉于秦淮河入夜的景色。并且在描绘灯光、水色和月光时,将自己深沉的感情灌注了进去。而后秦淮河中的妓船,使朱自清“遇着了难解的纠纷”,文章就此出现了一个大转折.作者的心绪起了变化,由对美景的沉醉转为落入现实的怅惘。而文章的后半部分,就在作者表现自己“幻灭的情思”中,为读者造成了一个回味想象的空间。这篇散文结构的又一个突出之处在于作者紧扣秦淮河夏夜的特点,将月光、灯火、水色等景致作为描写对象,其中又以灯光为重点,不仅细致地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水域的灯光、河水、月亮三者的变化,而且还表现了华灯映水,灯月交辉的独特意境,使读者也能品出 “天之所以厚秦淮河”,“天之所以厚我们”的许多新异的滋味。
3、主要内容:主要是描绘秦淮河历来都是文人墨客云集之地,体现了秦淮河畔的美丽夜色和繁华景象。
4、中心思想:虽说作者想竭力地回避社会现实,然而却难以超然,这就引出了许许多多的烦恼。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19612.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