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散文 > 巴金散文赏析-巴金《我的心》赏析?
2020
10-31

巴金散文赏析-巴金《我的心》赏析?

巴金散文《海上生明月》赏析(就是理解分析)?

集中体现的是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

一个人踱步在月光之下,这是孤寂凄清的,但同时可以清楚地整理自己的思绪。“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了落了霜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并不是悠闲、自在的,而是忧愁沉重的,可是即使在这样忧愁情绪之下,作者却并未就此沉溺,而是写道:“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但是为什么还有娥奔月的传说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的娥和飞蛾、夸父是相似的,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只不过飞蛾和夸父是追求光和热,而娥却“妄想”去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但是他们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他们都是作者的理想的化身。作品思想深邃,情意深沉,富于启迪性和鼓舞性。

巴金《我的心》赏析?

这篇散文通过一个人和母亲诉说的形式,一层层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恨,对世间丑恶的鞭击,把自己痛苦、迷茫、愤怒等复杂情绪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透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讴歌。 巴金先生创作散文《我的心》的时候,当时战争连连,世间纷乱,到处是血雨腥风、但是,热爱人类,热爱和平,让世界充满爱,这是巴金的梦想和追求。于是,他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哀伤。这是一篇声讨假丑恶的战斗檄文,是一道召唤真善美的心灵闪电,是一声警策世人的长鸣钟,它更是作家爱心的一次放飞。 作品里,巴金先生用了很多“痛”字,比如第一句就写到:“近来,不知道什么缘故,我的这颗心痛得更历害了。我要对我的母亲说:“妈妈,请你把这颗心收回去吧,我不要它了。”表达了作者那种伤心欲绝的情感,用孩子般的口吻,与最亲近的母亲诉说,也是对民族,对祖国的诉说,诉说着他内心的悲痛和愤慨。 这篇散文结构严谨,饱含深情,读来犹如作者就在眼前,为你满含热泪地诉说着自己的情感,令人感动不已。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