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我的心?
这篇散文通过一个人和母亲诉说的形式,一层层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恨,对世间丑恶的鞭击,把自己痛苦、迷茫、愤怒等复杂情绪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透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讴歌。 巴金先生创作散文《我的心》的时候,当时战争连连,世间纷乱,到处是血雨腥风、但是,热爱人类,热爱和平,让世界充满爱,这是巴金的梦想和追求。于是,他的内心充满了愤怒和哀伤。这是一篇声讨假丑恶的战斗檄文,是一道召唤真善美的心灵闪电,是一声警策世人的长鸣钟,它更是作家爱心的一次放飞。 作品里,巴金先生用了很多“痛”字,比如第一句就写到:“近来,不知道什么缘故,我的这颗心痛得更历害了。我要对我的母亲说:“妈妈,请你把这颗心收回去吧,我不要它了。”表达了作者那种伤心欲绝的情感,用孩子般的口吻,与最亲近的母亲诉说,也是对民族,对祖国的诉说,诉说着他内心的悲痛和愤慨。 这篇散文结构严谨,饱含深情,读来犹如作者就在眼前,为你满含热泪地诉说着自己的情感,令人感动不已。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19180.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