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散文 > 关于山的散文-关于描写山的散文50?
2020
10-31

关于山的散文-关于描写山的散文50?

关于描写山的散文50?

看山山是故乡的守望,山是旅人的依恋。夕阳西下,暮色沉沉,于独树一帜美丽的晚霞下,看远方重山,心旷神怡,思绪万千……夕阳的余辉染红了半边天,而美丽停留在山的边缘,这种美丽是在不经意间才能发现她的独特之处。山淡然的面对了世间的一切,“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因为她的刚毅之浩气,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无论风吹雨打,她依然矗立于春夏秋冬……山有雄壮的风采,山有朴素的品格。山豪迈,山也隽秀。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平淡无奇。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具怕任何压力,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因为有山,流水乃为之改道,城市才缘依环绕,大山以浑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山是纯朴的象征,不管思归的游子,不管劳作的农民,对山的执着之情寄托了永远的钟情。山,回忆她的纯洁,回忆着她的执着;我,回忆着自己曾经的足迹,回忆着少时岁月的可惜。当我们满怀梦想走出大山之后,再次去看暮色下的群山,她于世无争,无欲则刚,独领风骚。在晚霞的余晖中,感受着天人合一,是自然赐予了和谐之美,此时我在想,谁能否认这满山遍野的绿色,装饰了黄土高原的执着?看山,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她薄,年长时读她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看了千万年永远看之不完。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搜索世界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看山是一种心情,看山是一种体会,人生何尝不是像群山一样有高峰亦有低谷,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人们只有不断的攀登,才能领略迷人的景色。然而诗人汪国真却向登高的人说出了经典名言: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高的路。作者:孟向学

求描写“泼墨山水”的现代散文?

泼墨山水   文 / 深谷溪兰 西窗月斜,仍不成寐,忽有一腔情感需要马上诉于墨端,不吐难快!随翻身披衣来到几案前,铺尺余宣纸,调五彩颜色,袂角猎猎,笔走中锋。浓墨淡彩,或急或缓、或轻或重、如痴似醉,恣意狂书:

  

  我要泼山,那是万丈豪情于胸的爆发!不求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之士顾恺之的细腻传神;不求有吴道子的娴熟技巧与行笔磊落挥霍的境界;不求有“如在坝桥风雪中,三峡闻猿时”意境;不求有气象萧疏,烟林清旷的雄伟与苍凉气势;不求有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的笔法;更不求什么“雨点皴”、“芝麻皴”的技法。我只想把心中的爱寄予大山,把心中的情怀泼予大山,让我的笔在一皴一挥中信马疏狂!我要让心中的山在徊溪断崖中展示出它的果断;我要心中的山在暮云朝雨中的那份坦然与沉静;我要心中的山,在飞瀑落寒泉中的那份激情;我要心中的山在雾霭浮动中的那份缠绵与深情;我要心中的山在云烟风月下的那份峰峦的浑厚与势态的雄强;我要让我心中的山有饮甘露餐云霞,月华中笑倾星斗的豪爽;让我的山充满“垂瀑布青云断,日射沧波紫雾重”的气概去感动满山的柳醉枫红;我要心中的山虽然胸中含纳着千丘万壑,依然是在蓝天下随风谦谦,深沉而邈远…….。

  

  山承载了我太多的情感,在我淋漓的墨韵中,水气氤氲而墨华飞动。在不经意中滴洒了点点赭红,洇染了山谷一角,那就索性把他点皴成一片枫红,像红霞一般近近远远的连成一片。在雾锁天泉,辟石见日的画轴里,赋予了大山在峥嵘里露出了****倜傥,浪漫超脱的本性。

  

  无松不为山。在悬崖峭壁上,在猎猎大风呼啸的山涧,我要用苍辣沉雄的笔触勾勒出盘根错节、状如虬龙的崖松。苍松横空出世,任凭风侵雨蚀、电鞭雷轰,照样是泰然处若而历险不惊,一幅超离尘寰纷扰的高洁气概!

  

  构架在心,豪气胀胸,充盈于笔。或沉墨,或飞白,或中锋,或散毫,一气呵成。面对墨宣,我不禁感叹,虽不居于山中写实,但在这尺余绢宣上不是同样能感受到那“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的情怀吗?这种情怀不就是来自对大山的挚爱吗?

  

  一杯香茗袅袅的散发着它的体恤,一支拙笔悠悠的描绘着心中的情怀。眯起眼睛品着画卷,总觉着少了什么。蓦然间我有了答案,少了大海!一座大山怎能没有大海的陪伴?

  

  凌空崛起的大山应是傍着大海呀,只有山与海的相依相偎,相互映衬,才能构面出奇特壮美的自然景观和抒情诗意:鲸波汹涌的大海只有在山的深情注视下,才能浪花腾雪;只有在与岩岬相拥的那一刻才能爆发出一啸的激情;只有在与山的交流中,才能领略那一碧万顷、海天无际的心胸;只有与山的相随,才能高吟低唱,逗鲸逐鸥,忘却尘世的纷繁;还有守侯在崖岸的雄鹰、远处的碧空帆影、近出泊岸的归舟、晚唱的渔歌、点点的渔火和渔村缭绕的炊烟,这浑然天成的景色,无不见证着山与海的那份缱绻痴情!

  

  醉墨逸素绢,舞笔写冰心,诗苑神游中,眼神迷离,最后的一笔点去,悠然的抬起笔来,手停在半空中迟迟没有落下,保持着最后的那个姿势,眼睛却越过长空,向着有山的方向询问:我是否今日读懂了你的那首朦胧诗?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