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播出后,你觉得有哪些收获?
第二期《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首播。片头的城市朗读亭,闪现了杭州图书馆的外景。接下来,我认出了在杭图朗读亭参与朗读的四张杭州面孔。如果你认出更多杭州人,也欢迎来告诉我们。朗读亭今天依然在浙江图书馆,昨天我看了一下,多了控制线,排队长龙终于不见了。
视频截图
回顾:
“没想到杭州人这么有文化!”昨天他们在这里排队到深夜12点,央视的编导都惊呆了……
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昨晚首播,实力圈粉!节目组这两天在杭州,你也可能上央视!
我认出了4个人
以后的节目中还会有杭州的镜头
第一位是含泪朗读的金婚奶奶王佩英,“在金婚的这一天,我的老伴给我写了这一封短短的情书”。这封情书是王奶奶相伴50年的丈夫林镜冰在今年2月17日他们金婚纪念日那天,从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写来的,不到百字的信,林爷爷让人把笔绑在手上,写了两个小时。当时,《朗读者》编导还曾纠结过,王奶奶的故事要放在哪一期节目,“因为这周主题是《陪伴》,下周是《眼泪》,老奶奶的朗读全都很符合”。
含泪朗读的金婚奶奶王佩英。视频截图
另一位上节目的杭州人是在中石化工作的赵科。镜头里,赵科先是抱着2岁多的小女儿,之后,他在安吉路小学读四年级的大女儿赵景茜也手捧一束鲜花出镜。我记得,那天是赵科一家四口来逛杭州图书馆,当时他把一首《共和国之恋》的歌词献给石化事业的前辈闵恩泽院士,赵景茜则朗读了白居易的《忆江南》。
赵科抱着2岁多的小女儿出镜。视频截图
读杨绛《我们仨》的一家三口,应该也是杭州的,但我就不认识了。如果你认出更多杭州人,也欢迎告诉我们。
朗读亭来杭州一周多了,第二期上的画面仍比较少,这也印证了之前采访中外拍组编导说的:“朗读亭先去了广州,所以这周可能广州的内容会多一些。杭州读者朗读的画面,也些会出现在节目,但不会特别大篇幅。”
杭州是北京、广州之外《朗读者》节目的第三个外景城市,也是开播以后第一个抵达的城市。下周的第三期《朗读者》会不会给杭州人更大的惊喜呢?外拍组的编导说,“不是一个城市一期节目,但之后还会有杭州的镜头被剪辑进去。”
这首诗曾经引发过爱情诗热
他们读的文字背后有更多故事
伴随着青年钢琴家吴牧野的琴声,主持人董卿以顾城的诗句开唱:“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引出了昨天《朗读者》的主题“陪伴”,而嘉宾们选择的朗读内容背后都有更多故事。
朗读者老舍散文:我要有7间房子?
我的理想家庭,一妻一儿一女,七间小平房,院子必须大作者:老舍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把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两间卧室,我独居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咋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象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碰硬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家中不要电话,不要播音机,不要留声机,不要麻将牌,不要风扇,不要保险柜。缺乏的东西本来很多,不过这几项是故意不要的,有人白送给我也不要。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帼帼随意地鸣着。这就该说到人了。屋子不多,又不要仆人,人口自然不能很多:一妻和一儿一女就正合适。先生管擦地板与玻璃,打扫院子,收拾花木,给鱼换水,给帼帼一两块绿黄瓜或几个毛豆;并管上街送信买书等事宜。太太管做饭,女儿任助手――顶好是十二三岁,不准小也不准大,老是十二三岁。儿子顶好是三岁,既会讲话,又胖胖的会淘气。母女做饭之外,就做点针线,看小弟弟。大件衣服拿到外边去洗,小件的随时自己涮一涮。这一家子人,因为吃的简单干净,而一天到晚不闲着,所以身体都很不坏。因为身体好,所以没有肝火,大家都不爱闹脾气。除了为小猫上房,金鱼甩子等事着急之外,谁也不急叱白脸的。大家的相貌也都很体面,不令人望而生厌。衣服可并不讲究,都做的很结实朴素;永远不穿又臭又硬的皮鞋。男的很体面,可不露电影明星气;女的很健美,可不红唇鬈毛,鼻子朝着天。孩子们都不卷着舌头说话,淘气而不讨厌。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至坏也得在苏州。无论怎样吧,反正必须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平安的国家;理想的家庭必须在理想的国家内也。
《朗读者》节目的现状如何?
豆瓣评分9.0,这档综艺节目,豆瓣的打分没有虚高,很客观~确实是一档很不错的综艺节目,让我们在喧闹的城市中能静下心来感受别人生命的意义,这些嘉宾在节目中全部都很优雅美丽,我想这大概就是因为读书的魅力把。至于停播的原因:《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该节目自播出以来,的确有几档节目赢过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例如中国谍战小说之父”麦家在节目中朗读的《致信儿子》,斯琴高娃朗诵的、由贾平凹创作的《写给母亲》等,都以优美的文笔、真挚的感情和抑扬顿挫的朗读而博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但是在最后一期播完之后,《朗读者》却遭到了停播的厄运,是所有的综艺节目中寿命最短的一款。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节目停播呢?第一是《朗读者》的虚假定位。虽然该节目表面上声称着眼于全民阅读,但骨子里却像明星亲子节目和娱乐节目一样,打造的是“明星阅读”,虽然这种明星不仅仅是影视明星,而是涉及文学、艺术、翻译、航天、体育等各个层面,例如航天英雄杨利伟、作家刘震云、配音演员乔榛、演员斯琴高娃、蒋雯丽、翻译件许渊冲等。《朗读者》刚开播的时候,人们满以为这是一档像《星光大道》一样的百姓舞台,让各个阶层的普通人成为朗诵的主角。但是,节目播出几期后人们发现,这是一档高大上的“明星秀”。董卿在节目中所请的“朗读者”不是来自学校里的莘莘学子,也不是满腹经纶的教师,而是一些名人和明星。这些名人明星,一部分人的朗读水平有待商榷,例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和翻译家许渊冲等。让一位96岁的老先生进行朗读,天知道他的声音感染力怎么样。另一部分人虽然是演员出身,念台词绝对没问题,但是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不能读出作品真正的内涵,尤其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第二,《朗读者》的内容狭窄。朗读的内容多是中国当代的生活散文,例如文艺家的感恩情怀,无国界医生的奉献精神,成功人士的家庭教育,浪漫幸福的爱情承诺,最美女神的亲情呵护,以及事业老人的毕生追求。虽然也有中国古代和外国的经典作品片段,但是选入的很少。古代的名篇和外国的经典也许与中国当下老百姓的生活相距甚远,不能打动当下读者的心扉。但是既然是《朗读者》,就要利用这个读书和倾听读书的平台,引领中国读者去读书,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而不是让读者去喝当代明星们的心灵鸡汤。心灵鸡汤偶尔喝一两次可以,喝多了倒胃口。倒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像陈年老酒,怎么品尝都是意味深长。第三,《朗读者》主持人董卿本身的艺术修养欠缺。尽管董卿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尽管在央视中因知性而著称,但从她的一言一行来看,她在文学方面的修养与一些学者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制约《朗读者》继续深入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朗读者》还想继续下去,那么主持人董卿也需要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继续修炼。
《朗读者》怎么样好看吗?如果是你,你会朗读什么文章呢?
《朗读者》是一档由中央电视台推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于2017年2月18日起每周六黄金时间,CCTV-1和CCTV-3播出。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2017年6月,该节目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1]2018年3月3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朗读者》为“2017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2018年4月3日,荣获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电视文艺栏目大奖。
《朗读者》主持人兼制作人董卿是节目的一大看点,最近因为诗词大会圈了不少粉的董卿在这档节目当中会带来哪些惊喜呢?
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朗读都是传播文化、传递思想、传承精神的最好手段。”董卿如实说。董卿朗读者好看吗 原创季播竞演嘉宾成亮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18991.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