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呢?
谢谢作者诚邀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好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三大基石,家庭教育是后两者的基础和前提。
墨子曾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孩子的成长受周围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影响很大,所以才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也才会有“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出现。
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呢?我个人认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有适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平常心对待孩子的优缺点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即使帝王将相,在小时候也不是传记中所描述那样,完美无缺。同时,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智商、情商、价值观都有差异,这既和后天教育有关,也和先天遗传有关。
我们必须要平常心对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千万不要用自家孩子的劣势和别人家孩子的优势去比较。有些家长觉得,自家孩子一无是处,那绝对是一叶障目。放下心态,一定能找出孩子闪光点来,这是建立亲子关系,开始家庭教育的起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家庭中,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完成,大人可以提供帮助,但不能包办。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包办会滋生出懒惰、依赖的心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培养孩子自主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找到自信,收获成就感,在失败中也能分析原因,知道问题所在。
放养孩子,接受挫折
放养孩子,接受挫折,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有目标的放养,让孩子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干力求能及的事情,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接受挫折教育。
我儿子有一个同学,父母就是采取“放养”的方式,孩子作业本不签字、不检查,考前不辅导,遇到不会的问题让问老师,兴趣班完全根据孩子兴趣来(只报了围棋),一到周末、寒暑假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出去疯玩。结果这孩子,不得不自己把各种事情处理好,爱思考、爱读书、求上进,每次考试基本都在班里边是前三名。
通过放养,孩子会明白生活的不易,劳动的可贵,成功的艰难,在挫折中让孩子慢慢变得自信和勇敢。
身教胜于言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也是终生老师。孩子在家庭中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学校和社会中。孔子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很难想象,父母天天赌博打麻将,孩子能品行良好吗?父母天天看电视,孩子能认真学习吗?
总之,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为人父母,一定要怀着一颗平常心,言传身教,正向激励,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自主成长。以上就是我对此问题的认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的美文?
最好的礼物 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出身于一个贫穷但很和睦的家庭。在中学毕业时,他得到了一份难忘的礼物。 “我的很多同学得到了新装,有些富家子弟甚至得到了新的轿车。”他回忆说,“当我跑回家,问父亲我可以得到什么礼物时,父亲的手伸进上衣口袋,取出一样东西,轻轻地放到我手上――一枚硬币! 父亲对我说:“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点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分类广告栏,自己找一个工作。到这个世界去闯一闯,它现在已经属于你了。” “我一直以为这是父亲同我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几年后,我去部队服役,当我坐在散兵坑道认真回首我的家庭和我的生活时,我才认识到父亲给了我一种什么样的礼物。我的那些朋友得到的只不过是轿车或者新装,但是父亲给予我的却是整个世界。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美]艾尔伯・豪斯) 感言:我们送给孩子的礼物应该是有助于他开启世界之门的钥匙,而不是笼子中的食物。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18724.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