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描写亲情的散文,诗歌?
妈妈是什么 妈妈是甜甜的笑 像一朵盛开的百合花 是温暖的阳光 永远照在我心头 是恶狠狠的一顿臭骂 就因为我的数学卷没答好 是我早晨吃了两个大饼 中午她又突然到学校 给我送蛋糕 是你问她生日是哪天 我的妈咪啊 她说 不知道 母亲,其实我想 感化远天逶迤的群山 为苦苦辛劳的您 雕一座巍峨的丰碑 用来贮存 您的谆瞩之言 母亲,其实我想 激荡起幽谷中那缓流的浪花 为操劳干涸的您 找回心灵的明泉 用来感谢 您那无微不至的温情 母亲,其实我想 包揽整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为奔波一生的您 铭记幸福的春秋 用来延长 您的快乐时光 母亲,其实我想 追来已被久违的写诗的心境 为素不希望别人称颂的您 写出满腔的真切感激 用来证实 您那颗伟大的心 拆了又装 装了又拆 经过无数的日夜拼合 终于我将心组装成了 一架精确的天平 充盈左心房的是深厚的亲情 占满右心室的是浓烈的爱情 左右摇摆不定的是沉静的思想 我小心地把它磨成精细的指针 在亲情与爱情之间不停摆动 经过无数的称量 终于发现 不论岁月如何将法码改变 血浓于水的亲情总是能让 指针从爱情处向他倾斜 因为时间总象个高明的魔术师 他总是让爱情如美丽的焰火 激情燃放 昙花一现 归于平静后才发现 这世上最刻骨铭心的爱情 走到最后必也成为一种 永恒的血浓于水的亲情 亲情 久别的友情花朵 亦会失香 亦会退色 久别的爱情空气 既会升温 亦会冷却 唯有亲情是一坛深埋地下的酒 越藏越浓越醇厚 太平洋浩瀚无倪 何其广袤 但亲情的步伐足以把它穿越 珠穆朗玛峰直凌云际 谁与争高 但亲情的声息足以把它弥绕 不曾信誓旦旦 不曾轰轰烈烈 亲情的藕丝系着无声的祝福 飘梭过八千里山河 没有波澜壮阔的激情 没有清泉映松的诗意 亲情恰似一汪清澈恍漾的湖水 以她恬静的面容 讲述着一段段悱恻动人的深情 阳光映照偶起涟漪 轻风拂过忽闪磷光 整片湖水同涨同落 相通相融 恰似亲情的风雨同舟 无私互奉
表现亲情的诗歌,散文,古诗句?
谢邀
亲情,大概是生而为人,在这个世上最无法割舍的一种感情。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下面的这些诗词,送给最亲爱的父母:
0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02、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03、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李商隐《送母回乡》
04、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王冕《墨萱图・其一》
05、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黄仲则《别老母》
06、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倪瑞《忆母》
07、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司空图《步虚》
08、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王安石《十五》
09、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蒋士铨《岁末到家》
10、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与恭《思母》
急求描写亲情的散文,诗歌?
1、《背影》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2、《孝心无价 》 《孝心无价 》是著名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在文章开始举了两个关于“孝”的例子:一种是求学的苦孩子,一种是离家的游子,作者并不认可他们的“孝”,由此引发出行孝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话题。 作者相信天下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但作者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时间的流逝,将会带走行孝的机会。因为人生是短暂的,父母可能在我们想行孝之时已离开人世。
3、《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小说家老舍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 文章中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 在文中,老舍细细地描述了母亲的性格,她勤劳、热心、疼爱儿女。母亲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 这篇文章的风格是纯朴而清新的。语言随情而发,自然朴素,字字句句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深之语;结构任性而为,平实流畅。结尾处,一声沉痛的叹息,明白如话,却是意悲而远,感人至深。
4、《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胡适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该文没有花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比喻,语言简洁流畅,举重若轻,显示了白话文的美感与魅力。 胡适的母亲对胡适的教育严而有宽,宽容不纵容。这种方法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胡适有了是非意识,学会担当。有了过失就必须自己承担后果。 胡适的母亲没有直接灌输给胡适多少知识,但她重德垂范,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始终勉励儿子一心向学,鞭策儿子学有所成。该篇文章经改动后收进中国中学语文课文。
5、《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早起创作的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母亲的生平,为母亲而写下的散文集。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
谁有关于家庭和睦的散文~诗歌~故事?
家庭和睦的古代诗词: 1、田家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 上半首写"村庄儿女"昼耕夜绩的劳动生活,赞扬他们年纪虽轻,却早已"当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后半首通过细节描绘,把从小热爱劳动而又天真烂漫的农村儿童形象刻划了出来,既生动又富有生活情趣。 2、示长安君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尘见雁南征。 【赏析】嘉佑五年(1060),王安石出使辽国,临行前与妹妹话别,写下了这首诗。多年来,王安石仕履匆匆,其妹也随夫远宦,两人离多会少,此番又是短聚,也不知后会何期。诗人只把这番情景娓娓道来,言语浅显寻常,道出了兄妹间真挚而又亲切的感情。“草草”一联写相聚闲聊的情景。 3、归家王冕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 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 太平风俗美,不用闭柴门。 我的母亲一直以来身体健康硬朗,今年突然写信告诉我们说眼睛昏花了,原来是怜惜想念我这个在外的游子和想见在外求学的孙子了。我们一家人在新房子通宵达旦的畅欢,说着以前的农事,太平的乡村人们生活安逸和睦,晚上睡觉也不用关门、、、 整首诗描写的是一幅家庭幸福、和睦或者是家庭团聚的美好生活的画面。最为亲切生动,十分感人。 4、木兰辞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生动地描写了木兰回到家中一家人的喜悦心情。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18691.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