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散文 > 关于历史散文-具有历史题材的自备稿件散文?
2020
10-30

关于历史散文-具有历史题材的自备稿件散文?

具有历史题材的自备稿件散文?

《蔡文姬》

蔡文姬:

父亲!大家都睡定了,我现在又来看你来了。你怕会责备我吧?曹丞相苦心孤诣地续我取我回来,应该是天大的喜事。但我其不应该呵,我总是一心想念着我留在南匈奴的儿女。虽然有四姨娘在那里替我照拂他们,但他们总是-时一刻都不离开我的心。(起立屏营》?我离开他们己经一个月了,差不多每晚上都睡不好觉。我总想在梦里看见他们一眼。但奇怪的是他们总不来入梦。爹爹,你说,我离开了他们,他们是怎样地伤心呵。特别是我那才满半岁的女儿。我都在这样思念她,她怕天天都在哭吧?唉,我一听见小孩儿的声音,就好象他们的声音。我一看见别人的小孩儿,就好象他们来到了我的眼前。但是,一个月了,我总不能梦见他们一次呵!(抚墓碑发问)呵,爹爹,该不是孩子们生了病吧?孩不是碰到什么灾害吧?该不是……唉,我真不敢想象呵,但我的心却一刻也不让我停止想象。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呵,钣也不想吃,觉也不能睡。象这样,我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呢?呵,我辜负了你啦,爹爹!(跪下)曹丞相要我学那班昭,让我回来继承父亲的遗业,帮助撰述《续汉书》。但我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废人。我有什么本领能够做到班昭?我有什么力量能够撰述《续汉书》呢?呵,父亲,请你谴责我吧!谴责我吧!我为什么一定要回来?我为什么一定要回求呵?……”(倦极,倒在墓前,昏厥)

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是什么?

先秦历史散文中,最有文学性的应当是《左传》和《战国策》《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第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左传》叙事的浓厚的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另一个是历史事件的故事化、情节化。如《郑伯克段于鄢》。第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左传》在叙写历史事件时却注重刻画人物。第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它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第四,《左传》还善于叙写外交辞令。战国策》从文学角度观之,自有其独到的特色:第一,铺张辩丽,夸饰恣肆的风格。第二,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以情理服人。第三,摹绘人物,形貌毕肖。第四,引譬设喻,善用寓言。文学性最强的应当是,《孟子》与《庄子》因为孟轲的为人,本不像孔子那样深沉庄重,而是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反映在文章里,就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行文坦露,喜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如:"哀哉!人有鸡犬放(逃逸),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的美感,喜欢在说理中包蕴个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试看韩愈的文章,雄肆而严整,喜用排比,博喻,与孟文关系最大.孟轲关于个人修养以及如何理解古诗的一些看法,对后代文学批评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这里"气"指一种光明正大的意气情感.后世的文气说(主要讨论作家才性与文章风格的关系)即由此发展而来.他又说,读古人之诗,要"知人论世",要"以意逆志",都是很精辟的见解,为后世文学批评中重要的原则.《庄子》:第一,奇幻谲诡的想象。第二,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第三,细腻逼真的描写。第四,谐趣和讽刺横生。

什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有哪两部最重要的且具有文学性的代表作?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以《左传》、《国语》为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一、先秦历史散文 我国的史官建制很早,按周代的制度,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位。《汉书・艺文志》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尚书》记载了商周君王对臣民发布的各种政令,文辞简练。《春秋》是鲁国的遍年史,记事严谨,语言精炼。 应该说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著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是其代表。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采,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曹刿论战》和《秦晋摇(没找到这个字)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就是这样。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且出使秦国,唐且与秦王谈起“布衣之怒”,秦王轻淡的说,布衣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慷慨陈词:“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说完,拔剑而起,这一番慷慨豪壮的言辞,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气。 《战国策》中的纵横家辩士,还擅长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论证,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左传》和《战国策》对后世的散文家有着深刻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曾经大量采用这两书的材料,并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汉代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章,其雄辩风格得之于这两书也很多。历代史书的编撰,以至唐宋散文家的记叙问,在语言和表现方法上,也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响。

二、诸子文章的风采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例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这既是对松柏的礼赞,又是对一种坚强人格的称颂,形象与哲理交融在一起。 《墨子》一书,语言质朴,但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例如,《非攻》篇中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人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以下又从盗窃别人鸡狗说到,侵略他人国家,指出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亏人自利”的不义之举。这样的由小及大,层层推进,既是演说,又是比喻,论证明白而严谨。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例如,忘了是哪篇了,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对齐宣王所问“齐恒晋文之事”避而不言,却引齐王谈论王道。在对话中,孟子经常连连发问,步步紧逼。他的雄辩锋芒,有时竟使得“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的文章还善用比喻。他在谈及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时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有时整段用,有时全篇用。就象“鱼,我所欲也”,就是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出所论主旨。 在先秦思想中,庄子的思想具有一种虚无主义色彩。在先秦散文中,《庄子》是最具风格的。大量的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这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庄子》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丰富,并且很多出自作者自创。这些寓言也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有着奇幻斑斓的色彩。象写河伯看到“秋水将至,百川灌河”的景象,便“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当他来到北海,看到大海的浩瀚天际,这才感到天外有天,自己的沾沾自喜是可笑的。接着通过与河伯的对话,又道出宇宙之大,大海在其中也是渺小的等的道理,既是寓言,又有壮阔的景物描写,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还有,写诸侯间的战争时说:有两个国家,一个建在蜗牛的左角,一个建在蜗牛的右角,“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可返”象这样的奇幻的想象,在《庄子》中还很多。 《韩非子》的文章注重论述,论事证理切中要害而又精辟深刻。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子的分析力最强。有一篇写亡国的理由,竟写了47条之多。他的文章中也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和历史知识,我们今天还在运用的成语,如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都出自《韩非子》。 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诸子散文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求描写古代历史人物的散文要写的好的?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林黛玉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 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