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散文的代表作是什么?他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诸子散文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 主要著作先有《论语》,后有《老子》、《墨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的一本语录体散文。《老子》又称《道德经》,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李耳的著作。
2、战国中期 主要著作有《孟子》、《庄子》等。主要特点是词藻丰富,说理畅达,行文多有寓言和比喻。《孟子》以对话为主,富于雄辩,议论酣畅,气势磅礴。《庄子》说理论证,文笔纵横恣肆,想象丰富奇特,大量运用寓言,对后世的浪漫主义有很大的影响。
3、战国后期 主要著作有《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主要特点是论证严密、鞭辟入里。《荀子》行文条分缕析,反复设喻,反复论证,务求理尽义达。《韩非子》行文犀利峻拔,剖析入微,善于运用浅近的寓言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较强的论辩性。
《庄子》是什么体裁的?
《庄子》中的《郢人》的体裁是:散文。 原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无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 庄子去送葬,路过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从者说:“楚国的京城郢都有一个人在自己的鼻尖上抹了一点像苍蝇翅膀大小的一块白粉,让一个叫石的匠人用斧头把它砍下来。匠石抡起带着呼呼风声的斧头砍下去。结果白粉完全除掉了,而鼻子却一点儿也没有受伤。郢人不仅脸色未变,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宋元君听说这事后,让匠石给自己再表演一次。匠石回答说:“我确实曾经砍过,但是能够让我施展技术的那个人如今已经死去很久了。”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作者简介: 庄子(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散文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宋国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gdxz.com/post/15766.html
- 转载请注明: 散文网 于 用心散文网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