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散文 > 关于人与自然的散文点评-有关人与自然的文章?
2020
10-28

关于人与自然的散文点评-有关人与自然的文章?

有关人与自然的文章?

推荐程虹教授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醒来的森林》《低吟的荒野》《心灵的慰藉》《遥远的房屋》读自然文学,品自然文学,领略自然的大美,沉浸在广袤而深邃的宁静中,去体验更深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获得心灵深处持久的宁静,一种于喧嚣中的耐性,沉静。去体会自然文学的包容大度,那是从万物共生的大自然中汲取的一种达观和境界。程虹教授的译注语言朴实自然,细细品味,一股宁静自然的感觉亦然纸上,从中体会大自然的大美,随着译者笔调去体会大自然的安详宁静,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对群山,河流,山川,鸟鸣,这就是自然文学的魅力。因为程虹教授才知道自然文学,因为程虹教授而爱上自然文学。而“真正懂得人生的人,是为了欣赏而赶路的”,我想,这是程教授对待学术,生活,人生的态度。

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散文?

 《灰椋鸟》徐秀娟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一天下午,我和同伴来到了林场。下了车,轻轻走进林内。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我们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

  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有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